教資會批浸大各自為政

教資會批浸大各自為政

【本報訊】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轄下的質素保證局發表報告,批評浸大各學院及部門各自為政,院系實施的制度並非全校通用;課程的評核不一;校內參考書過時;學術評估報告像市場推廣材料;校內調查數據收集後不作跟進等。校長吳清輝辯稱是因為學校權責下放,「我哋唔係表面睇咁立立亂,只係有唔同嘅教學理念。」
繼中大後,浸大成為第二間質保局評審小組評審的院校。小組今年到浸大評估,並會見約200名師生、校方人士及本地僱主,昨日發表質素核證報告。報告整體對浸大評價頗高,共列出12項讚揚及6項贊同,不過同時亦列出6項改善建議。浸大昨表示,將設跟進小組全面研究建議,盼於6個月後公佈詳情,並於明年完成跟進。

教學質素予以肯定

改善建議主要針對學校各部門各自為政問題,如指學校沒有具權威的議會監察大學教學質素及制訂教學政策,要求校方明確界定由哪個部門擔任此角色;又指學校各項課程的評核方法不一,建議校方制訂全校通用的指標。
吳清輝昨日表示,質素保證局報告對浸大教學質素予以肯定,而學校於06年的教務會訂下了權責下放的辦學模式,讓不同學院採取不同方法行事,以免窒礙前線教學人員的創意。今次報告提出學校應訂下一些全校通用的政策及指標,校方將予以考慮,「我保證我哋行動一定唔會照舊,但一定會保持番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