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爆發金融海嘯,各國無一倖免;一年後,中國經濟最先走出谷底:保八(GDP增長8%)有望;外滙儲備持續增長;經濟實力增強;國際話事權也與日俱增;中國甚至提出要建立新國際貨幣,取代美元霸主地位。一場金融海嘯,新興國家尤其是中國成了贏家。
豪擲四萬億擴大內需
面對全球金融海嘯,中國作為一個以出口為主的外向型經濟國家,歐美消費疲弱令中國企業陷入絕境,但中國政府在去年豪擲四萬億元人民幣,擴大內需刺激經濟。國家統計局近日宣佈,中國經濟回升進一步明顯,全年經濟增長「保八」有望。
隨經濟實力不斷提升,中國今年經濟總量可能超過日本,成為繼美國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現持有高達2.1萬億美元外滙儲備,居世界第一;持有美國債近8,000億美元,成為美國最大債權國。人行行長周小川曾呼籲,重建國際貨幣體系,成立超主權國際新貨幣,取代美元的霸主地位。
中國在國際政治舞台地位不斷提升,歐美各國為求中國出手救經濟,近年已極少公開指摘中國人權問題。美國新任國務卿希拉莉2月訪華時,滿口都是中國出手為全球救市的讚美之言,就連美國最愛指摘中國干涉人民幣滙率的問題,亦隻字不提;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倫敦20國集團領導人峯會,備受各國敬重。此舉,令中共當局在境內打壓異見的行為更肆無忌憚。
國際輿論認為,今次金融海嘯是全球經濟大洗牌,也是全球政治影響力重組,中國因禍得福,可進一步崛起,在世界經濟和政治舞台出人頭地,成為最大贏家。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