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住院時間長 抵抗力差惡菌入血越來越難醫

病人住院時間長 抵抗力差
惡菌入血越來越難醫

【本報訊】本港抗藥性問題越來越嚴重,一種存在於人體皮膚的鮑氏不動桿菌,出現抗藥性而入血個案急升,患者中多達35%呈抗藥性,主要因病人住院時間延長,抵抗力差令桿菌入侵傷口。曾有病人桿菌入肺、入血或入腦死亡。因大腸桿菌入血個案,四分一是感染抗藥性嚴重的超廣譜霉大腸桿菌,醫生呼籲切勿濫用抗生素。
記者:陳沛冰

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鮑氏不動桿菌存在於人體皮膚表面、喉嚨或周圍環境。以往肺炎或燒傷等病人感染細菌後不久便死亡,但現時病人壽命及留醫時間延長,抵抗力較差時,桿菌可伺機入侵傷口,然後入肺、入血甚至上腦。病人若進食含桿菌的食物,桿菌會在腸道滋生,令病人嘔吐及肺炎。
瑪麗醫院在04年至07年間,多重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入血個案增加9%至13%不等,三種能殺死不同細菌的廣譜抗生素已失效。患者中有35%對廣譜抗生素第三代頭孢子素呈抗藥性,約21%人對另一種抗生素伊米配能呈抗藥性,增加治療難度。大部份呈抗藥性病人傷口表面受感染,除服食其他抗生素治療外,也可洗傷口或切除已潰爛皮肉治療;曾有零星抗藥性鮑氏不動桿菌上腦或入肺患者因無藥醫死亡。

須減少濫用抗生素

另一種惡菌超廣譜霉大腸桿菌入血個案,由04年佔大腸桿菌感染入血個案中的21%,增至07年的26%,即每四人中就有一人屬超廣譜霉抗藥性,醫生只能使用兩種廣譜抗生素治療。社區中的超廣譜大腸桿菌入血個案也急升,故入院人數增加,治療藥物的開支增加五成。
何栢良強調,只有透過減少濫用抗生素,才能減慢藥物失效的情況。瑪麗醫院覆核了4,432份不同專科醫生就六種廣譜抗生素的處方,發現約16%處方屬不適當,情況不算嚴重,但廣譜抗生素連人體內的益菌也殺死,削弱抵抗力,故認為要進一步減少不適使用抗生素。

曾在美國入院病人須隔離

【本報訊】美國抗藥性惡菌問題較本港嚴重,當地的社區感染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對超級抗生素萬古霉素也呈抗藥性。為了阻截美國惡菌入境,瑪麗醫院實施新措施,將曾在美國入院的病人先隔離。

美國抗藥性問題嚴重

何栢良指美國紐約的廣譜霉大腸桿菌入血個案中,廣譜抗生素對20%個案無效,部份病人無藥醫而死亡。有20%至25%的克雷伯氐肺炎桿菌,也對廣譜抗生素失效,幸好近年本港的抗藥性克雷伯氐肺炎桿菌減少。
瑪麗醫院今年起實施新措施,若發現病人曾入院美國的醫院,或部份內地醫院,會先將病人隔離,檢查病人是否感染抗藥惡菌如抗萬古霉素腸球菌、抗萬古霉素金黃葡萄球菌及抗藥性克雷伯氐肺炎桿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