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監察本港貧窮狀況的貧窮指標顯示,全港共有超過19萬戶家庭,入息低於每月3,700多元平均綜援金額,而失學兼失業的雙失青少年有22,500人,比兩年前上升了約4%,預計金融海嘯將令本港貧窮情況惡化。
跨部門扶貧專責小組公佈最新的貧窮指標,在24個指標之中,有22個指標比兩年前有改善,包括失業情況、平均入息、單親家庭入息及領綜援人數等。
其中08年入息低於平均綜援金額的家庭數目共192,000個,佔全港家庭總戶數的9.6%,比06年減少了14%。其中低收入家庭以元朗區最多,共21,700個;其次是屯門區,共18,400個;第3位是觀塘區,共16,800個。
在收入指標方面,08年每月就業收入中位數為11,000元,比06年上升500元,但比07年則無改善。
雙失青少年增4%
有兩個貧窮指標有惡化趨勢,在綜援方面,08年的領綜援成年人共106,800人,比06年減少了21,400人。08年領綜援的兒童及青少年人數也減少了22,500人至131,300人。但同期因傷殘及健康欠佳領綜援成人數目卻增加了700人,共52,500人。
另一個惡化的指標是15至24歲待業及待學青少年人數,08年共22,500人,比06年上升了4%。其中20至24歲的雙失青少年共13,100人,比兩年前多了1,300人。
勞工及福利局指出,貧窮指標於06至08年大致有改善,但08年9月起的金融危機扭轉了本港經濟發展,預計09年的貧窮情況不樂觀,失業及工資下調的壓力,可能導致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難。
關注綜援檢討聯盟組織幹事歐陽達初表示,貧窮指標的數據可能只是假象,例如失業率表面上已穩定,但其實不少新職位都是散工或臨時工,無職業保障,薪金又較低。另外,在經濟轉差的環境下,傷殘人士、弱勢社群及無工作經驗的青少年,都會率先被擠出勞動市場,低下階層生活毫無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