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國集團(G20)最近的金融峯會雖敲定暫緩「退市」行動,但對銀行界花紅設限未有共識,提升場外對冲衍生產品的規管更乏善足陳,金融海嘯恍如夢境一場。港交所主席夏佳理接受訪問時說,全球經濟因聯合救市打了強心針,但他擔憂各國政府在加強金融監管的決心,已沒有一年前那麼強。
市況回穩無意「搞咁多」
「去年9月雷曼倒閉,人人都好熱心又好擔心,紛紛要求加強(金融活動)透明度……但現時我擔心市場人士同政府都會諗,搞咁多做乜鬼,講共識已不易,規管單位或結構已見不同,這可能構成規管套戥的負面效果。當然,業界高層花紅有上限是否有效(避過危機),冇上限又如何,是否有中間之道,其實也值得討論。」
夏佳理形容,一年前金融市場是「冇王管」,「點解企業產品有安全要求,金融業部份投資產品卻沒有風險評估?」他認為,全球暫時未算過度規管(over-regulated),但不贊同政府要完全規管市場,改革大前提也要令經濟能夠自由發展,香港還是繼續奉行「披露為本」的原則較好,「好像美國對違規事項逐件規範,律師必然找到法律罅。相反來說,香港金融界在海嘯期間冇出過大事,交易所平台運作順利,整體操作算是不錯。」
翻過巨浪,中美經濟實力此消彼長,夏佳理認同,美國中長期5至10年或短期1至3年,經濟都有困難,因失業率已達9.7%,要回復增長,挑戰都幾大。他看好中國3年內前景,倘成功保八,一兩年前的通脹壓力或重臨。
樂意助上海發展金融
夏佳理重申,中央加速上海金融發展是大勢所趨,港交所百分百樂意提供協助,「始終個餅變大係雙贏,就像內地會計準則早獲倫敦和紐約認可,香港料最快明年才生效,已被外界批評大落後了。」
恒指年初至今升47%,夏佳理直言,部份港股估值的確與實體經濟脫離,他個人投資傾向雖屬保守,但畢竟也受打擊,海嘯期間轉向買本港地產股,因歐美樓市跌到唔清唔楚,香港卻特別硬淨。
回望過去,他表示,07年2月滙豐控股就次級按揭發出盈警時,「咁大間國際銀行出咗聲,大家應該醒目啲,投資前要詳細清楚風險,唔識就唔好跟大隊,因可能蝕底都唔出奇。」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