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醫務委員會發現有人假冒該會名義發信檢控醫生,信件內容指稱有關醫生涉嫌違反《醫生註冊條例》,須到區域法院應訊。該會已把事件交警方調查,至今有15名在油麻地及旺角區執業的醫生收到該封註明為「醫生傳票」的信件,包括數名眼科、骨科及婦產科醫生;發信的怪客並無恐嚇及勒索字句,動機不明。
記者:梁洵瑜
醫委會上周向全港醫生發信,提醒醫生不要誤中圈套。該會秘書處接受查詢時證實,上月21日收到一名醫生查詢,指收到一封醫委會名義發出的傳票,並要求上庭,隨後數日陸續收到其他醫生同樣的查詢,甚至有醫生透過律師代表回覆醫委會,該會澄清從無發出該信件,並去信警務處求助。
信內沒寫上恐嚇字句
其後醫委會也收到該信件,至今有15名醫生受影響,初步資料顯示,受影響醫生集中在油麻地及旺角開設診所,各人沒有特別的關連之處,也無醫委會成員在內,信件內容沒有恐嚇字句,發信人動機不明。
該封「傳票」式樣的信件不但印有醫委會徽章,更註明是醫生傳票,信上寫有收信的醫生姓名及地址,指醫生觸犯了《醫生註冊條例》第7、7a及28條,着醫生9月某日上午十時到區域法院接受審判。秘書處指,這三條條例分別涉及醫生的執照試資格及非法使用名銜及未經註冊執業等。
眼科專科醫生周伯展指,三名眼科醫生收到該封信件後向他查詢,「第一個醫生收到信嘅時候好疑惑,佢又無俾病人投訴,所以都唔明點解會咁」;醫學會會長謝鴻興表示,一名在旺角區開業的婦產科醫生收到「傳票」後向他求助,「佢叫我幫佢睇吓封信真定假」。
謝鴻興表示,如事件只涉及一名醫生,還可推斷與病人或投訴人有瓜葛,但今次涉及十多人,加上信中沒有恐嚇勒索等字眼,故發信人的動機不明,「都唔知佢係咪惡作劇」。
可控使用虛假文件罪
警察公共關係科發言人指,警方8月下旬收到香港仔一機構來信,指該機構有會員收到懷疑虛假文件,列作求警協助處理,由西區刑事調查隊跟進,暫未有拘捕任何人士。
法律界人士鄧達明指,因應發信人已寄出3虛假信件,已可被控使用虛假文件罪,「呢項控罪可以判得好重,唔好以為係惡作劇無涉及金錢欺詐就無事」。
話你知
懷疑醫生失德才會傳召
醫務委員會只會就醫生懷疑專業失德,才向醫生發信要求出席初級偵訊小組或醫委會的聆訊。醫務委員會成員蔡堅指出,如一名醫生懷疑專業失德,會先由初級偵訊小組向涉事的醫生發出信件,列明醫生何時何地涉嫌違反專業操守,信件會列出初級聆訊日期,要求醫生出席。
蔡堅又說,若初級偵訊後成立,個案會轉交醫委會大會召開紀律聆訊,醫生會再次收到信件,指示何時出席聆訊,所有信件印有醫委會徽章,由委員會秘書處發出,紀律聆訊地點在醫委會,而非區域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