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不可再有獨大心態」

「香港不可再有獨大心態」

【本報訊】香港回歸十周年時,鄭海泉接受訪問,曾語重心長說,有信心本港能夠繼續發光發亮,但經濟周期盛衰有時,「花無百日好」。今日本港經歷另一場世紀風暴,他再次諄諄善誘忠告:「香港唔可以再有獨大心態」,要面對現實,具有全國作後盾的上海,將崛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本港要抓緊機遇,壯大本身腹地,發揮自己的優勢。

港滬可共融互利

毋須妄自菲薄,他說,香港自有本身的成就及競爭力,CEPA、港珠澳大橋、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等,效益無不立竿見影。不過,他亦指出,很多時候因缺乏共識,不少重大議題停滯不前,一拖經年,「西九搞到家,啟德已經12年……」。
中國國力不斷冒升,內地大城市近年亦突飛猛進,崛起成為國際金融中心的上海,發展便一日千里,但他相信在一些發展議題上,如吸引企業掛牌上市,滬港兩地可共融互利,而非取替相爭。
無獨有偶,不少監管機構舵手及資深銀行家,今年先後退休,是巧合抑或急流勇退?鄭海泉表示,退休是正常規律,無論私營企業或公營機構,最重要是有完善接班機制,「無話冇咗一個人唔掂」,「江山代有人才出」,自有下一代精英接棒。
高層退休更替,亦有助帶動企業新思維及進步,他不擔心本港監管體系或市場發展,會因此出現斷層危機。另一邊廂,他相信,很多退下來的精英才俊「都是有心人」,享受人生之餘,仍會善加運用本身豐富閱歷,退而不休,在其他領域服務公眾回饋社會。
滙豐控股正積極啟動內地上市工程,對於他能否退休前,以滙豐亞太主席身份「回家」,敲響上交所的上市大鑼呢?他說,自己任期一切由董事會決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