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從錯誤中領略成功

股神從錯誤中領略成功

儘管被奉為歐洲股神,但波頓給人的感覺卻是平易近人,而且樂於跟後輩分享投資心得及經驗。自去年不再掌管富達特別情況基金後,便不時飛往世界各地,積極培訓年輕分析員及基金經理,告誡他們要不時回顧自己的失敗經驗,並要參考失敗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務求從錯誤中領略成功。
波頓稱,要成功,便一定要經歷失敗(BeSuccessful,YoumustbeUnsuccessful),每個人都是從失敗開始,除了知道自己失敗之處,亦要詳細研究失敗公司的資產負債表,分析及了解它們失敗的原因後,日後選股便能懂得分辨成功及失敗公司的分別。

三方面觀測市場轉勢

他指出,投資者學懂失敗後,便要學習控制自己情緒,不要被謠言及傳聞影響或蒙蔽,要客觀分析,不要盲目順從市場趨勢。
揀股票時,首要考慮的因素是公司的經營系統,透過認識經營系統,便能知道公司的質素及前景,其後才審視各項財務細節、估值及資產負債表等,「我每次決定買入或沽出一隻股票前,都會詳閱20至30項數據」。
波頓又向散戶教路,指觀測市場轉勢的指標有三方面:一、牛市及熊市持續時間和大市波幅;二、市場情緒;三、股票估值,若三方面均能夠配合,便可以安心進行逆向投資。

四大禍首下場

格林斯潘 承認自由市場有缺陷

聯儲局前主席格林斯潘被指是金融海嘯始作俑者,早被神聖化的他,金融海嘯爆發後一個月,在國會聽證會上首度認錯,淪為金融海嘯罪人,更破天荒承認自由市場有缺陷,轉軚促加強監管。
格老現時常在各地就經濟問題發表演說,今年5月港府宣佈金管局總裁任志剛離職日期後,格老亦透過彭博資訊讚揚任志剛的地位無人可取代。最近更指人類是善忘的動物,故必然再出現另一次金融危機。

保爾森 退官位專注保育活動

美國前財長保爾森救市時優柔寡斷,更被質疑在拯救金融機構時偏私,推出7,000億美元救市方案時,則盛傳他為顧全大局不惜跪在眾議院議長佩洛西面前,哀求民主黨不要離開談判桌。
保爾森自年初卸任,退出官場後,熱愛自然環境的他專注保育活動,亦加入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保羅尼茲高等國際研究學院做訪問學人,近期亦忙於寫書。

富爾德 雷曼爆煲英雄變狗熊

雷曼前行政總裁富爾德94年將雷曼拯救,惟在次按風暴中多番錯失公司獲救機會,引爆金融海嘯,令他由「英雄變狗熊」。
金融海嘯後一年間,他辭去多項公職,其友人透露,他仍跟華爾街的朋友聯絡,但霸氣不再,到餐廳不再要求座位對正大門,寧面對牆壁。雷曼倒閉估計令他損失逾10億美元,須變賣房屋及名畫套現。他目前於紐約第三街自組顧問公司,免費協助雷曼善後。

伯南克 量化寬鬆政策挽狂瀾

聯儲局主席伯南克一年前被狠批反應遲鈍,低估次按危機,但他其後推出量化寬鬆政策放鬆銀根,並提出多項具創意的措施成功力挽狂瀾。
他在金融海嘯發生後迅速「補鑊」,包括破天荒實行零息政策及為銀行進行壓力測試,以重建市場信心,今年7月更獲全球逾千位有份量的投資者選為「對抗金融海嘯最出色的財金官員」,最近更獲總統奧巴馬提名並成功連任聯儲局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