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遊的說明,太公式化,又有糾纏不清的刺耳感覺,還好我來之前已作資料搜集,不必聽許多無聊的解釋。
我最有興趣的還是建「立園」的美國華僑謝維立的四個太太的故事。
雖說是為愛妾譚玉英而建,事實上並無泰姬陵那麼偉大,謝維立是為他父親蓋起這座庭園的。
謝維立的大太太叫司徒順娣,也是旅美華僑,兩人為同學,回到中國來生了五男四女,但因寵愛的小兒子夭折而精神錯亂。中國名醫治不好,只有送到美國療養。在一九六○年病逝於芝加哥。
受妻子失常折磨的謝維立,苦悶之中遊小城赤坎,突然遇傾盆大雨,遞給他一把雨傘的就是開平的才女譚玉英。
十八歲的她琴棋書畫皆通,不久謝維立便到譚家提婚事。婚後譚玉英很快地懷了孕,和很多古小說的情節一樣,謝維立的父親在美國有急務要他去處理,只好離別愛妾而去。
多愁善感的譚玉英日夜盼望丈夫回來,親手縫了一個信袋,等遠方的來信,袋上繡着「鴻雁傳書」四個字,但人沒來信也沒來,謝維立因交通困於國外,她最後憂鬱成疾,難產而死。
三太太叫余瑤瓊,是管家的女兒,本來是送到譚玉英那裏做丫環的,她很羨慕女主人的才華,偷偷學習。
譚玉英死後,謝維立終日買醉,回家時由故妻房中傳來一曲最心愛的〈郎歸晚〉,衝上樓一看,是余瑤瓊所彈,兩人結為夫妻,生育五男五女。
第四太太關英華,為住在香港的開平人,個性開朗大方,謝維立經港時與她認識,聽說她有興趣參觀立園,就和她同去了。三太太見到這位見多識廣的女子,認為是丈夫好幫手,就勸他娶了。可惜日本人打來前,謝家逃回美國,只是沒帶她,後來為生活,只有改嫁。
立園故事,遇到高手,可以寫成出色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