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建政60周年慶典將臨,為保慶典祥和隆重,北京對內打壓異見,對外息事寧人。上月8日,緬甸政府軍血洗緬北華人特區果敢,數萬華人流離失所,財產被掠,但北京對緬甸政府軍吞聲忍氣,引起內地民間強烈不滿,發起援救行動,面對另一個華人特區佤邦戰爭一觸即發,他們還組織志願軍。據組織者稱,超過3,000人報名,部份人已抵雲南,將隨時出境,參加當地華僑保衞家園的戰爭。
緬甸北部果敢特區在上月8日發生戰事,由漢人主政的特區政府被緬軍政府推翻,特區領導人被迫逃亡,當地數萬華僑華人逃入中國境內,難民成潮,果敢華人財產不保,生靈塗炭,事件引起海內外關注。海外消息指,中國政府曾要求緬軍不要在10月1日前搞事,目的是不給中共建政60周年慶典添麻煩。
佤邦華僑:不願成果敢第二
但緬軍政府拒絕北京要求,更明剃中方眼眉,攻佔果敢。中方事後輕描淡寫,只要求緬方「確保中國在緬公民和華人華僑生命財產安全」。但緬軍得寸進尺,近日又大兵壓境,以兩個師、20多輛坦克,包圍緬北另一個華人密集的特區佤邦。當地消息指,佤邦形勢危急,戰爭一觸即發,當地華僑紛紛逃往中國。中方在清水河、芒卡等地設難民營,接納了數以千計難民。
佤邦特區政府透過政府中文網站呼籲國際社會關注事件,更希望與緬軍政府關係友好的中國能進行調停。但據悉,北京仍然只要求緬甸政府軍「不要在10月1日前挑起戰事」。有佤邦華僑在網上稱,他們對北京出面保護緬北華人華僑利益「已經不抱任何希望」,「我們決不願成為果敢第二,我們要自己保護自己。」
與北京官方冷酷相反,內地民間正掀起一股「支援緬北同胞」熱潮。有網民開通「果敢114」等專門關注緬北局勢的網站,即時報道緬北最新動態,號召中國人捐款捐物,救助緬北華僑難民;更有人發起「華夏軍團」行動,號召成立志願軍,赴緬北佤邦參加華僑保衞家園的戰爭。
組織者之一的北京IT工程師侯文立日前接受本報採訪時稱,成立華夏軍團的號召獲熱烈響應,出乎他們預料,網站每日都收到數十人報名。為免太張揚,他們關閉了報名網站,但已有3,000多人報名,成員來自全國各地,北至東北,南及雲南貴州,西至甘肅青海,東及浙滬等地,年齡多在30歲以下,很多都是有職業者。他更透露,部份人已抵雲南邊境,並出境與佤邦聯軍建立聯繫,「一旦發生戰鬥,隨時可投入戰鬥。」
日前剛押送一批救援物資到雲南邊境的侯文立指,他們此舉不是為了緬北的土地,而是為了同胞,「中國政府有難處,畢竟那是緬甸的內政。但看到果敢華僑同胞被殺戮,財產被掠奪,作為中國人,我們不能袖手旁觀。」他稱,以志願軍名義出境,「50多年前就有,我們只是跟政府學習,而且,我們是去幫助同胞,跟政府沒關係,生死自(己)認(命)。」
本報記者
佤邦特區 緬共發源地
佤邦特區位於緬甸東北部,與中國及泰國交界,是緬甸四大特區之一,與上月被緬甸政府軍佔領的果敢特區相鄰,面積3萬平方公里,人口約55萬。當地通行漢語,人民幣為主要貨幣,日用品主要來自中國。佤邦是繼果敢後與中國關係最密切的緬甸特區,曾獲中共支持的緬共就發源於此。緬共散夥後,當地亦由與中國關係密切的漢人治理,包括四年前去世的佤邦實際領導人李自如,就是60年代偷渡到緬甸參加緬共的中國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