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環球貿易廣場地盤發生災難式工業意外,六名慘死清潔工是在30樓槽工作台傾倒泥頭垃圾時,疑泥頭加工人負荷過重,工作台連人帶堆積泥頭墮下,再直墮10樓槽底;有工程師及建造業工會代表均指,在電梯槽搭建臨時工作台是業內常見做法,按法例亦屬高空工作需戴安全帶,他們質疑六名工人可能未戴安全帶,批評肇事元凶是承建商疏忽監管,要為六條人命負責,若查明有人失職要嚴懲,更希望當局吸取血的教訓,督促建造業界加強安全監管。 記者:關英傑
建造業總工會理事長周聯僑稱,初步發現出事工作平台踏腳板由竹木造成,堅固程度遠較鐵板低,正了解事故是否與承建商疏忽監管有關。肇事地盤由新鴻基地產發展轄下新輝建築有限公司作承建商,周聯僑指新輝的工地甚少發生嚴重意外,「我聽到都打咗個突。講工業安全,新鴻基出晒名,好多嘢都做到足,喺行內排頭一、二位。」直言對意外感愕然。
周日施工要先申請
建造業總工會會務顧問蔡鎮華則指,建築界要在周日施工要先向環保署申請,若證明不發出噪音會獲准開工,他反而關注昨日事發時六名工人正在開工,究竟承建商有沒有派人在場監工,督促工人要戴安全帶。他又指,現時法例沒有限制進入臨時工作台工作人數,但太多人同一時間站在工作台可能引致負荷過重,經過這次意外,當局應考慮增加指引。
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摩利臣山分校)建造工程系系主任陳子明認為,肇事現場地盤仍未完工,按現行法例,工人在槽工作亦納入高空工作範圍,工人於高空工作時應佩戴安全帶,而承建商亦要為工人提供安全帶、並在工作台設圍欄確保穩固安全。他指,現時六名工人直墮槽底,很大可能是各人都未戴安全帶,希望勞工處查明真相。
他續指,業界在未安裝升降機的電梯槽自製臨時工作台是常見做法,一般是在槽牆身鑿洞再鋪設工字鐵,然後在工字鐵上鋪木板或鋼板製造平台,工人多用以存放工具或棄置工業廢料泥頭垃圾。搭建這類臨時工作台一般不需向勞工處申報,但要經承建商審批。
着地撞擊力逾20噸
六名罹難工人飛越20層樓墮槽底死亡,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盧覺強工程師指,六名死者在30樓槽工作台工作時連同泥頭墮下壓毀27樓另一個工作台,若以六人共重384公斤、廢料重450公斤計算,壓毀27樓工作台一刻產生2.8噸撞擊力。其後工人及廢料再連同27樓工作台的廢料傾瀉而下,他推算當時僅需3.2秒便直墮10樓槽底,下墜時速達126公里、着地一刻撞擊力達20.6噸,無論人或物都難倖存。
曾為1993年北角超載籠墮樓致12工人死亡意外進行驗屍的前法醫馬宣立指,由高處墮下事主多因頭、四肢撞地重傷致死,若死者墮下時壓在他人身體或物件上,身體可能沒有外傷,反而急速下墜力令人體內臟撕裂、如肺部與氣管扯甩,或心、肝等器官遭劇烈震盪致內出血死亡。
六工人墮槽慘死示意圖
1)六名工人在30樓尚未安裝升降機的槽木板工作台上工作,工作台突然破裂穿底,六人連同大批泥頭垃圾一同墮下
2)他們與泥頭垃圾飛墮至27樓時,亦將該層樓的工作台撞穿,六人繼續向槽
3)直墮至10樓槽底,其中三人被活埋在泥頭垃圾堆中,另三人躺在泥頭垃圾上,各人先後被救出均
地盤嚴重工業意外事件簿
日期:07年7月10日
事發情況:銅鑼灣軒尼詩道三越百貨公司拆卸地盤,天秤突然倒塌釀2死5傷
日期:01年10月29日
事發情況:油塘四山街拆卸中的六層高工業大廈,整幢樓宇塌下造成6死8傷
日期:96年6月6日
事發情況:葵涌機場鐵路藍巴勒海峽大橋地盤架於80呎高橋躉工作台飛墮,6人慘死
日期:94年9月9日
事發情況:油麻地彌敦道拆卸中舊永安大樓地盤,外牆塌下行人路,壓死6名途人
日期:93年6月2日
事發情況:北角海裕街煤氣公司行政大樓重建地盤籠從20樓直墮,12名工人斃命
日期:79年7月22日
事發情況:九龍灣建築中德福花園地盤樓宇,籠升至8樓後直墮,6名工人死亡
*未包括昨日發生一宗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