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藍籌未收復海嘯失地

12藍籌未收復海嘯失地

【本報訊】金融海嘯一周年,環球股市紛自谷底反彈。如港股就由去年十月尾的低位10676點,狂飆10485點或98%,至上周收報21161點。統計雷曼破產後整整一年,恒指累升9.3%,不過42隻藍籌中,仍有約三成即12隻成份股低於海嘯前價格,包括龍頭滙控(005)。
銀行股在金融海嘯下冲擊最大,本地藍籌銀行全線跑輸大市;滙控、恒生(011)挫逾兩成跑包尾,東亞(023)及中銀(2388)過去一年亦分別跌0.5%及微升2.8%。而在國策支持下,內銀股收復失地之餘,年內更有顯著回報,中行(3988)、工行(1398)彈逾兩成,建行(939)則進賬一成。

復蘇速度 中資股優勝

海嘯後中資股復蘇能力及速度,皆遠勝傳統本地藍籌,升幅最大的五隻藍籌,只有港交所(388)屬本土貨,其餘清一色為中資股。12隻潛水藍籌中,四分三(9隻)為本地藍籌,中資股只有華潤電力(836)微跌2%。
基金經理陸東直言,海嘯後遺症明年上半年會續困擾港企,歐美經濟未脫離危險期,港股中只有本港地產股盈利能見度略改善。他較睇好主要出售豪宅的本地發展商,預期本地銀行股、工業股,甚至出口股明年會續跑輸大市。
另一名歐資基金經理同意,中資股仍是未來兩年投資方向,港股未來數月會橫行,今年底至明年初開展新升浪,會候低收集Beta值高的股份。

外資候低吸Beta值高股份

所謂Beta值,是量度股份回報率相對市場回報率的敏感程度,反映股份相對大市的波動性。如某股Beta高於1,即表示其波幅較指數波幅大,常見例子如資源及航運股;低於1的Beta值,代表股份波幅較大市小,以公用股最普遍。
以Beta是1.5的股份為例,當恒指升10%時,理論上股價會升15%。所以當市場預期股市開展升浪或進入牛市,買入高Beta值股份可跑贏指數,當預期市況向下或進入熊市,低Beta值股防守性較強。
統計75隻藍籌及H股成份股今年表現,最高Beta五隻股份,全為航運及資源股,年內平均升幅超過100%,Beta值最低的公用股則大幅跑輸恒指。

12隻低於海嘯前價格藍籌

‧恒生(011) 上周收:113.60元 與海嘯前比較*:-27.64% Beta值:0.93
‧滙控(005) 上周收:84.60元 與海嘯前比較*:-25.18% Beta值:0.91
‧中電(002) 上周收:52.45元 與海嘯前比較*:-18.93% Beta值:0.43
‧國泰(293) 上周收:12.08元 與海嘯前比較*:-18.16% Beta值:0.84
‧和黃(013) 上周收:57.00元 與海嘯前比較*:-16.18% Beta值:0.86
‧港燈(006) 上周收:42.60元 與海嘯前比較*:-14.11% Beta值:0.35
‧思捷(330) 上周收:49.75元 與海嘯前比較*:-8.60% Beta值:0.79
‧中信泰富(267) 上周收:21.45元 與海嘯前比較*:-6.74% Beta值:1.41
‧長實(001) 上周收:97.15元 與海嘯前比較*:-4.00% Beta值:1.01
‧富士康(2038) 上周收:5.26元 與海嘯前比較*:-2.77% Beta值:1.18
‧華潤電力(836) 上周收:18.54元 與海嘯前比較*:-1.98% Beta值:0.89
‧東亞(023) 上周收:27.40元 與海嘯前比較*:-0.53% Beta值:1.06

五大高Beta值股 今年平均漲逾倍

‧中海發展(1138) 上周收:10.52元 今年升幅:+36.62% Beta值:1.62
‧中遠控股(1919) 上周收:10.14元 今年升幅:+88.13% Beta值:1.73
‧中國建材(3323) 上周收:17.36元 今年升幅:+86.47% Beta值:1.71
‧江西銅(358) 上周收:18.48元 今年升幅:+225.35% Beta值:1.47
‧兗煤(1171) 上周收:11.50元 今年升幅:+102.11% Beta值:1.57
*與08年9月12日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