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屆特首起跑,根據調查,唐唐「民望」大熱,遠遠拋離另一位對手。
三個月來,唐唐當了樹木管理大隊長,姿態文靜,什麼也沒有說過,就這樣,「民望」就拋離另一位新聞多多、藍圖滿志的對手了,在香港,撈世界也真容易。
唐唐變熱門,也很合理。因為香港人對於這位先生,相對之下,比較接受。折騰了十二年,香港人漸漸也明白,當特首這個人選,已經不求辦事能力高了,但求賣相過得去,有點觀眾緣,不求什麼演技造詣的戲劇理論了。不要像羅蘭士奧利花這類的舞台巨子,把一齣《王子復仇記》演成滿堂紅,但求像《矮仔多情》的王祖藍,嘻哈一通,主題健康正確,能拿到大陸的批文,票房收五六百萬,就已經收貨。
唐唐最大的「優勢」,就是人格形象沒有什麼特別優勢,沒有什麼可說的,看樣子也沒有什麼可為,對於中國和香港人,唐唐是「最可以預測」的那個候「選」人,也就是mostpredictable。
另一位人物,不要說無端鬧出了什麼黨的抹黑風波,人緣形象有問題,最近一年,他對於香港的發展前途,有太多的真知灼見,尤其是粵港一體化,他的創意,一五一十定期在一份知識報紙上發表,等同搶先起跑,宣示政綱。這種富有侵略性的競「選」,在中國人社會,不一定是好事。因為粵港一體化的大計,如果真的按這位先生的發明而成功了,功勞都由一人佔去,鄰近地區其他領導人,也要上位,也要政績,卻讓你一家在香港牽了頭,哪有這樣便宜事?
唐唐不同。中國漸漸也搞清楚了,英國人管香港為什麼成功?因為不要本地的所謂精英,有太多的創見和主張,更不要你高調宣示你比別人聰慧高一等。即使你有什麼好主意,不可以先在報上發表,要關起門來,悄悄湊到主人耳邊,向主人呈獻,功勞讓主人來領,不然就先犯了大忌。
「港人治港」十二年來的失敗,多少就是這些。現在中國也折騰怕了,他只要一個predictable的人物,坐在前台,不要你自作主張拿主意,只要你像英治時期乖乖的執行,高人不要多心,矮仔也不要多情,漸漸香港人也明白了這台戲,這是唐唐「民望」大漲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