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院調錯嬰人為出錯調查報告沒提處分 團體促懲處

伊院調錯嬰人為出錯
調查報告沒提處分 團體促懲處

【本報訊】伊利沙伯醫院產後病房調錯嬰事件的獨立調查委員會,已初步完成調查報告。據悉,委員會確定事件涉及人為出錯,先是護士將嬰兒放錯床,然後另一員工只根據床號為嬰兒戴腳帶,並沒核對手帶資料;報告沒提及處分。有病人組織表示,犯錯職員必須有適當懲處,才能加強員工警覺性。 記者:陳沛冰

據悉,委員會曾接見涉案員工,並到出事的伊院產後病房實地視察,了解每個工作步驟。委員會已完成初步報告,正作最後修訂,報告將詳細解釋事發原因及給予專業意見,最快本周內呈交醫院管理局總部和食物及衞生局。
報告確定事件有人為錯誤,而且「一開始已經錯」。上月7日凌晨兩名女嬰相隔約半小時出生,嬰兒在產房內戴上附有母親姓名的正確手帶,經洗澡後放於獨立暖箱保暖,然後護士將嬰兒帶到產後病房。

護士沒有核對手帶

病房中每張嬰兒床有編號,而編號與留院母親的床號一樣,兩張床距離很近。事故起因是該護士沒有核對嬰兒手帶資料及床號,將嬰兒放錯床。之後另一名員工為嬰兒列印附有母親姓名及嬰兒醫院登記編號的腳帶時,只核對床號,沒有核對手帶資料,結果令嬰兒戴錯腳帶,造成手帶與腳帶不符,令兩名嬰兒身份調轉。

事故與工作量無關

報告同意事故與員工工作量無關,有多個因素引發,包括環境因素,但不會提及處分問題,交由醫管局處理。
病人互助組織聯盟主席張德喜表示,報告應指出需負責的醫護人員,今次事件明顯有人沒有跟足指引工作,醫管局應適當處分,回應公眾要求及加強員工警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