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學年由深圳來港就讀的學生多達9,000人,較上學年大增33%,20間本港學校昨起一連兩日參加在深圳舉行的「跨境學童香港教育展」,是四屆之冠。隨着跨境學生日漸長大,升讀中學人數將增加,今年有6間中學參展,包括北區Band1名校風采中學,校方稱參展是為了給跨境學童多一個選擇,而非收生不足。 記者:倪清江
由香港國際社會服務社主辦的第四屆跨境學童香港教育展,昨日起一連兩日在深圳羅湖地鐵站舉行。是次共有20間學校參展,當中包括6間中學、10間小學及4間幼稚園。部份參展的學校以有保母車接送作招徠,有些學校則以師資及學生成績作招牌;幼稚園多以有學券制作為搶學生招數。
Band1中學初參展
參展的學校數目一屆比一屆多,過去三屆依次有10、13及17間參與,而今年參加的中學數目也由去年的1間增至6間。其中一間是收生達Band1水平的上水風采中學,該校向來不愁收生不足問題,受惠於教學語言調整方案,明年新學年起將開設部份英文班,今年有40名跨境學生就讀。
風采校長曹啟樂昨親自率領學校人員出席展覽,他稱向來都有跨境學生叩門,不少是優質學生,因此今年決定參展,昨即收到多名剛來港和原本在深圳讀書的學生,申請插班讀中二和中三。他不諱言,以往北上收生的學校可能在本港有收生困難,北上參展旨在讓家長有更多選擇,「越來越多跨境學生,但佢哋冇門路(報讀)、冇資訊。」
望港鐵增車票優惠
上水鳳溪第一小學校長廖子良表示,該校跨境學童有300多人。現時仍有4,000名港人子女在內地讀書,如果港府推行有效措施來吸引他們回港,則新界北收生不足問題可迎刃而解。石湖墟公立學校校長關李榮則希望,港鐵若能提供更多的車票優惠予跨境學童,可以吸引一些低收入而居住內地的港人子女回港就讀。
28歲的張琳去年初花了近4萬元港幣來港產女,她昨到展覽場準備為一歲多的女兒揀選幼稚園。她認為,香港教育屬開放型,以開啟兒童智力為主,且特別重視英文口語。
張女士說:「我送女兒去香港讀書,主要是想她從小就學好一口英語,因為香港英語發音較純正。」她指香港幼稚園每月收費約3,000元,費用與深圳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