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嬌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撒嬌 - 劉紹銘(嶺南大學榮休教授)

鄭樹森教授轉來陳蒼多先生〈撒嬌沒有中譯?〉一文,載八月八日台灣《聯合報》。陳先生說:「我看過劉紹銘先生一篇文章中的一段,大意是說『撒嬌』並無適當的英譯,因為美國女孩子只會撒野。」
從前我認定「撒嬌」沒有英譯,今天依然如是。《現代漢語詞典》把「撒嬌」解作「仗着受人寵愛故意作態」。這不正是「恃寵生驕」麼?失寵只好撒「野」。撒野是放肆、蠻不講理。撒嬌多從「嗲」字開始。因此撒嬌有先天的年齡與性別限制。大男人不「撒嬌」。女人到了劉姥姥的年紀,也少見嗲聲嗲氣。因此嗲得似模似樣的只有童音未失的小女生。

我在威斯康辛大學教書時有同事RobertJoeCutter,掌上明珠剛好到了說話嬌滴滴的年紀,愛撒嬌,但更會一把眼淚一把鼻涕的撒野。一天我在同事家作客,飯後坐在客廳聊天,嬌嬌女跑進來,爬到父親坐的長沙發上,摟着老爸的脖子,吻着他的耳朵說:"Daddy,canIhavemoreicecreamplease?""Askmom.""Momwon'tletme""Wellthen,nomoreicecream""Daddy,please,please,prettyplease!"
Daddy再無招架之力,跑到廚房去替女兒求情,乖女終償所願。我一直沒有放棄為「撒嬌」一詞找英譯的意念,眼前既有現成的「語境」,機不可失,乃問Cutter剛才女兒在他面前的所作所為,中文叫「撒嬌」,英文該怎麼說?他想了好久好久,毫無把握的說:「會不會是wheedle?」
我們到他書房翻字典。照字面的解釋,wheedle是:topersuadesomeonetodosomethingortogiveyousomethingbysayingnicethings。依此說法,sayingnicethings該是「甜言蜜語」,或等而下之,「花言巧語」。Thelittlegirlwheedledherfatherintogettinghermoreicecream,小女孩用甜言蜜語使她父親為她多拿了一些冰淇淋。

Wheedle不可取,因為在《TheOxfordThesaurus》中這個字隱隱然有"con"(詐騙)的意味。Cutter女兒向父親「撒嬌」,不單用pleaseprettyplease這種「甜言」,還有摟脖子親耳朵那套「身體語言」。父女之間,「撒嬌」是不含詐騙成份的。Wheedle的字義負面太多。「獻媚」也是其中一種手段。我在辭典上找不到「詐嬌」一條,但這句廣東方言倒最接近wheedle的意境。「撒嬌」不應是小女孩專利,小情人情到濃時要男朋友陪她去拜望未來丈母娘,說不定要prettyplease一番他才勉為其難。歡場女子要恩客送Gucci,過了撒嬌年齡,只好「詐嬌」以博歡心。
陳蒼多先生的文章還引述一位李佳穎小姐的短文〈填充題〉,說她為了向友人討教「撒嬌」的英譯,只好自己敘述舉例,加上出手表演,友人聽說和「睹狀」後,「給了我一個詞coy……但她認為coy有『害羞』、『裝有禮』、『忸怩』作態等涵義,是有點兒撒嬌的味道,但又似乎不止如此。」
看來「撒嬌」英譯只好繼續懸空。童元方教授在〈丹青難寫是精神〉一文說,在翻譯上最難處理的是文學語言,因此類文字「常是歧義橫生,常是言在意外,常是觸類旁通,常是指桑罵槐,常是烘雲托月,常是臨水照花。」
說來說去,我們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文字確有可譯與不可譯的,中譯英如是,英譯中亦如是。閔德福(JohnMinford)譯金庸《鹿鼎記》時,為怎樣翻譯各好漢口中的「江湖」、「江湖上」的口頭禪害得茶飯不思。中醫口中的「虛火上升」,也是碰不得的翻譯大忌。杏花、春雨、江南。「江南」一義也不是RiverSouth兩字解決得了的。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的《漢英詞典》把「撒嬌」譯為:actlikeaspoiledchild;actspoiled。可惜慣壞了的孩子撒起野來沒有幾個是可愛的。(代郵:〈黑山白水的女兒〉上周刊出後,接姚錦珊女士來電郵,說友人告訴她「黑山白水」一語,東北人素稱「白水黑山」,因有「長白山」和「黑龍江」之故也。我本以為山黑水白天經地義,看了辭典的說明才知「生女直地,有混同江,長白山。混同江亦號黑龍江,所謂白山黑水是也」。見《金史.世紀》。謝謝姚小姐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