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特首董生,終於打破沉默,向繼任者曾蔭權發出溫馨提示了!在這個平庸的社會,香港特別需要像董伯公這樣的慈愛長者,為我們指明方向,就像政變時的泰國,蒲眉王向國民發表告同胞書,就能平定亂局。
董伯伯語重心長──在中國人社會,一位年高德勛的老人家一旦「語重心長」的時候,大家都知道,就是智慧降臨人間的時刻了─老人家語重心長地規勸後輩曾蔭權:「面對批評,要用心聽,要了解批評背後的道理和背景,因為好多批評,都『好有料』。」
董生這番話,證明三年退任以來,董生的思想成熟了。在老人家的前任內,從「八萬五」、立法二十三條,到「中醫中藥中心」,也受到香港人的嚴厲批評,但伯伯似乎沒有怎樣用心聽,結果火爆成五十萬人大遊行,他還是要堅持二十三條立法。
最後,「阿爺」的批評來了,叫他「查找不足」。伯公當初不知道這等批評,是特別「有料」的,還是要賴在任上,結果一聲「腳痛」,以後的事,人人都知道了。
今天,董伯公訓導曾蔭權,想必是他本人像金庸筆下的黃蓉一樣,從《射鵰英雄傳》裏少女黃蓉狡黠頑皮,終於成長到《神鵰俠侶》裏的中年婦人黃蓉的內斂和睿智,展示了一個成熟的過程。香港人自然樂意看到,不再是特首的董生,終於進步到一個全新的境界。
只是曾蔭權這位接班人,曾經也是「董班子」貼身的一員,今天聽了董伯公這番話,不知是何滋味?當初董伯公把堂堂政務司的曾蔭權貶打為「清潔大隊長」的閒職時,也受到輿論的批評,指為對曾生的忌才、蓄意放逐和矮化,但對於這類批評背後,也許覺得「冇料」,董生沒有怎麼聽取。
曾蔭權有沒有聽取批評呢?說句公道話,是有的。生果金七百元,一旦出現擲香蕉的批評,曾特首就改正了。
還有,他說要就什麼「政改」要「玩鋪勁」,在任內「徹底解決」,受到親中陣營的批評之後,曾特首不是也改過了嗎?論聽取批評,曾蔭權其實遠遠沒有前輩董伯公之頑固。今天,居然由這位老人家教誨曾後輩要「聽取批評」?實在太寃枉。曾特首聽了,心中一定罵粗口,但他修養好,下次見到董生,也會恭敬而尊重的。
老人家的話,本來富有哲理的光采,但有時智慧過頭,有點令人困惑。新疆的香港記者煽動騷亂被毆,一位愛國老商人說:記者不一定對,因為我們不在現場。不在現場,沒有發言權。
南京大屠殺,日軍也不一定不對的,因為我們沒有一個在現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