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基督教女青年會為交代調職社工事件,開了個記招,走錯了那一步棋呢?這就要看開這個記招的目的了。
如果──也沒甚麼如果了,別無用心為曾德成局長開脫是明擺着了,這目的是超標完成了。如果要保護女青年會的形象,恐怕只能讓人對一家為弱勢社群服務的機構更失望,如果要製造和諧,說了這些話,等於在擴大本來的矛盾。
那不過是閒閒一句話,「如果真是受壓,為甚麼還收回警告,那局長豈不是很沒面子?」之前說多少門面話,用官腔耍人,最多落得一個字:悶;倒是這句說過了頭的人話,令人看出了堂堂總幹事以伺候主子的心態,是如何看重與官員及地方勢力的和諧關係。
寧可給捅出來的內情是受壓了,得服從長官意志,那也只不過反映了官權過大,直接干涉民間內政,受壓機構不過是樑脊不夠硬。如今的說法,就代表了如果有受壓,看在局長的面子份上,就不大好收回警告信了。這背後的心態,未免太滿清時代了吧。好一個活靈活現的官企高層打哈哈場面:局長大人卑職不會讓您老面上難看。這埋藏在心裏底層的潛台詞,我們彷彿都聽見了。
警方帶着搜查令入屋,就得服從,不管那是警務處長還是個普通警員,那是出於守法精神,不是為了照顧他的面子。一般市民一不是腦殘二不是天真,早無奈接受面子比甚麼都更虛也更實。只是面子文化由這等身份的人赤裸裸的講出來,確令小民意興闌珊兼落索。不以役人,乃役於人,原來是為長官的面子服役。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