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貨幣政策恐收緊」的悲觀預期下,內地銀行7月新增貸款驟跌,更導致8月A股累挫逾兩成。在總理溫家寶重複政策不變下,人行昨公佈8月內地新增貸款4104億元(人民幣.下同),勝預期,廣義貨幣供應量(M2)與狹義貨幣供應量(M1)增速齊創新高,更被指助「谷」經濟,部份資金不排除流入股、樓兩市。
發改委籲控放貸速度
人行數據顯示,8月內地新增貸款4104億元,其中居民貸款增加2513億元,短期增707億元。居民存款減少800億元,較7月的192億跌幅多4倍。上述數據被解釋為存款加速流向股市樓市,延續財富效應,藉此刺激消費。
M2增29%創新高 恐見頂
發改委副主任張曉強昨稱,上半年1.7萬億元票據融資,有相當部份是在企業和金融機構之間流動,沒有實際進入實體經濟,有幾千億元的信貸資金流向了股市和樓市。「這流向與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有關,我覺得不合理性,要調整。」銀行應控制放貸速度,並支持中小企業融資。
中信嘉華中國業務首席經濟師廖群則認為,8月A股跌逾20%,樓市成交量亦受挫,故流向兩市的資金並不多。他預計未來幾月的新增貸款應維持在4000至5000億,全年達10萬億。
截至8月尾,M2按年增長28.53%,比上月加快0.09個百分點,M1按年增長27.72%,比上月高1.34個百分點,齊創歷史新高。M2增速穩定,而M1增速加快,顯示存款活期化趨勢,貨幣流動性加強。企業對流動資金需求加強,說明經濟進一步復蘇,而活期存款增加亦表明更多資金流向股市。溫家寶近日強調防範通脹風險,興業銀行資深經濟學家魯政委預計,年內M2或已見頂,料未來幾月信貸投放將有所放緩。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認為,中銀監或會推出措施防止新增貸款流入股、樓兩市,人行也會研究監管工具調節銀行信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