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8月份重要經濟數據昨強勢「面世」,拉動經濟復蘇的「三頭馬車」中,消費、固投雙雙報喜,惟出口遜預期,不過,分析指出口於年底可望好轉。而「雙縮」多月的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及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PPI)亦見改善。儘管絕大部份數據勝預期,但復蘇基礎不穩令經濟專家認為,中國要至明年才可收回維穩措施。 記者:尹燕麗
在刺激經濟措施推助下,消費與固投繼續帶領中國復蘇,8月份全國城鎮固定投資按年增33.6%,達到11.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2.1萬億元,增長14.7%,佔固投約1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亦同比增15.4%至1.01萬億元。
維穩措施料明年始收回
作為經濟陰晴表的8月發電量,大升9.3%,更值得留意,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速按年增12.3%,比7月加快1.5個百分點,為連續四個月按年增速加快,並創一年來新高。全國39個大類行業全部保持按年增長,經濟企穩回升之勢加強。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李曉超在記者會上稱,擴大內需的一籃子計劃正在發揮積極作用,對全年保八有信心。不過,正如總理溫家寶所言,復蘇不夠穩,且有通脹隱憂,故不能掉以輕心,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研究員張立群,經濟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還是需求不足,特別是市場驅動的需求還不夠活躍。中國銀行(3988)副主席朱民坦言擔心產能過剩問題,會影響經濟持續復蘇步伐。
過去12年均看好中國的摩根士丹利亞洲區主席羅奇認為,中國應全力「谷內需」,否則不利中國長遠發展。
PPI跌7.9%降幅收窄
救近火,暫時要依靠固投,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和大宗商品主席李晶表示,固投增速仍然強勁。料私人投資,特別是房地產投資將於未來數季成為投資增長的主力。
至於8月CPI按年降1.2%,已連續7個月錄得負增長,但降幅比上月收窄0.6個百分點。當月PPI按年降7.9%,連續9個月錄負增長,降幅亦比上月收窄0.3個百分點,按月計則連升5月,上月漲0.8%,表明工業品需求日漸旺盛。
瑞信亞洲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表示,CPI將在年底轉為正增長並逐步回升,3%的通脹利於經濟發展,料明年下半年或會升逾4%,屆時需要進行調控以抑制風險。德銀首席經濟師馬駿預期,隨着通脹預期加劇,明年上半年或會出現加息壓力。
金融機構為中國前景把脈
摩根大通
看法:房地產投資成為固投持續增速動力,但預料人行會研究一些監管工具來調節銀行信貸
高盛
看法:通縮快消失,進口隨內需續強而回升
花旗
看法:經濟增長與通縮步伐會為年底前政策轉向埋下伏筆
美銀美林
看法:新增信貸顯示流動性及資金融通不存在問題,即使人行透過微調為股樓降溫,寬鬆的貨幣及信貸政策將維持至明年春季
野村
看法:全球復蘇正處於初期且脆弱,中國不宜守收縮刺激經濟政策
社科院
看法:加息在貨幣政策微調後始進行
國海證券
看法:美經濟料轉好並拉動中國出口,明年中寬鬆貨幣政策會修改
中投證券
看法:政府希望以出口與房地產代替政府投資,故房地產商資金不成問題
銀河證券
看法:工業增加值的持續增長,要視乎中國宏觀政策的延續性與具體內容(如振興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