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八日,颱風莫拉克直撲臺灣,臺中臺南處處水漫山崩,災民無數。臺灣總統馬英九八月七日晚上則去喝喜酒,八、九兩日安坐總統府,發覺輿論訩訩責他失職,然後啟程到災區,然後調動軍隊救災民。有人說他是「清官誤國」,有人說他處事「優柔寡斷」,未免有欠公允。
馬英九向來的確以廉潔見稱,但去年定讞的首長特別費案,證實他任臺北市長期間,把公務用特別費都存入妻子帳戶,實行公帑私用。這據說是官場慣例,不能獨怪馬英九;但是,真正清官不會因慣例而改心。
宋朝時,地方官府有公使錢,供官員宴勞過境的士大夫、使臣等。根據慣例,「刺史以上,所賜公使錢得私入」。仁宗年間,李用和歷任刺史、觀察使、節度使,公使錢「悉用為軍費」,自己不取分文。明朝時,廣東官庫也有羨餘錢,不記入庫簿,長官「公然取去,以充囊篋,相襲以為固然」。孝宗年間,劉大夏出任廣東右布政使,聽到這條慣例,沉吟良久,猛然說:「平日讀書做好人,如何遇此一事,沉吟許多時?誠有愧古人。」他把羨餘錢一律歸公,自己分文不取。這才算是我國清官(《宋史》卷四六四、《玉堂叢語》卷五)。
至於救災遲速,問題不在於遇事果不果斷,而在於對百姓關不關心。
宋朝韓綜任天雄軍通判時,黃河溢堤成災。韓綜想到有幾百家人住近山墳,馬上下令:「能濟(救)一人,予千錢。」於是百姓爭相操舟筏前去搶救,「盡救之」,不久果然多處山崩。古人因此稱許韓綜「厚德」(《厚德錄》卷三、《宋史》卷三一五)。
馬英九則待颱風過後才去災區,見到有個孩子遭山泥活埋兩分鐘不死,還動了幽默感,抱起說:「你可以憋氣兩分鐘,真不簡單。」他向外國記者批評災民:「人不跟天鬥。假如他們及早離開險境,不知可解決多少問題。」當然,他的政府陷入民怨風暴之後,馬英九表現就不同了。他會當眾拿手帕抆淚,會一再語帶哽咽向百姓鞠躬道歉。但他是不是真的還有惻隱之心,我們不妨看看他對中共的態度。
去年四川地震,震出重重人禍,百姓喊寃,不是遭軍警毆打,就是遭公安拘捕。湖南市民謝長發由於批評四川豆腐渣建築,最近更被判入獄十三年。馬英九對這一切若無其事,現在獲中共五十億元賑災,卻鄭重其事哽咽着說:「大陸的援助,是外來最大的一筆,充分表現了血濃於水感情。」翻開過去六十年中共史,展現的是「血濃於水」感情還是「流血成海水」局面,馬英九不會不知道;但他更知道的,是黎民膏血流成海水之後,就可凝結成紅紅綠綠的鈔票。
而為求這鈔票源源送到,馬英九非常果斷。臺灣本月舉辦聽障奧運會,馬英九政府毅然推翻蔣介石當年「漢曹不兩立」原則,要中學生手執五星紅旗到運動場,和馬英九在國內一樣,做中共的啦啦隊。
因風災而批評馬英九「清官誤國」的人,固然不明白什麼是清官,恐怕也不完全明白什麼是誤國。
文:古德明
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