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貪污市委副書記許宗衡,烏魯木齊的革職市委書記栗智,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黨委書記王樂泉。我現在說這三個人的名字,你想得起他們的模樣嗎?如果找來三個人的相片,放在一起,你也不會一下子分出他們誰是誰,因為三個人,長得很像。
不但他仨長得像,中國還有很多地方官,相貌長得都差不多,他們的五官本來大概有所不同,但做了官之後,慢慢滋養出一種氣質,就是這種氣質,把他們的長相拉近了,變成了一種人。
如果看相是一門統計學的話,好官壞官,大概也有個相來看,相由心生,這相不一定是爹娘給的五官,而是一種氣質。氣質由心而生,有些人,一望而知要提防,有些人一望而知可信賴,有些人一望而知不是好人。
中國天天強調做官要做個好官,原因就是壞官太多,這就像歌頌清官,因為都是貪官。
按理說,最高首長們也不希望貪官太多,但提拔幹部、京官外放的時候,卻又太過隨意,大不以貌取人,這倒不是說要胡主席溫總理會看相,而是,有的人,一眼看上去已不是個好人,又豈能封一塊地方讓他去管,去自由發揮?
中國人事,不能用西方那套評核辦法來做,失誤太多。應該直接一點,管人事任命的中央組織部裏,養一批相面大師,要升誰的官,由大師們先憑相評點,這樣起碼可以堵截五成壞官,五成壞官,可以給國家少添多少亂子,省下多少公帑?
如果我是中央組織部長,就會試試這個辦法,不然,選一個貪官,選一個壞官,再選──唉,責任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