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德成:大澳唔係好和諧喎女青高層承認輕微影響調走社工決定

曾德成:大澳唔係好和諧喎
女青高層承認輕微影響調走社工決定

【本報訊】基督教女青年會高層昨首度現身,為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涉向機構施壓、導致大澳社工謝世傑等人被調走的「河蟹事件」解畫。該會總幹事陳麗歡強調曾局長沒有施壓,但承認局長的說話對調走謝世傑的決定有輕微影響,「只係其中一個考慮因素」。謝世傑認為女青高層欲為曾德成開脫。立法會議員余若薇認為要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客觀找出真相。
記者:雷子樂

陳麗歡昨在記者會上講述今年1月23日與曾德成會面經過。當日包括會長等六名女青高層,向曾德成介紹該會九龍會所重建計劃。會後閒談,她告訴曾德成女青希望促進家庭和諧,「局長笑笑口講,你哋大澳好似唔係好和諧喎」,整個過程約一分鐘,大家都不覺得局長施壓。

承認最初決定有錯

曾德成忽然提及大澳和諧,陳麗歡說:「當時冇諗過佢會講,但係唔會詫異」,因鄉事派對謝世傑的投訴信,副本有轉交民政局,「我哋知道局長知,我哋明白」。女青高層與曾局長會面八日後,董事會即通過以書面警告謝世傑等人,並建議盡快調走他們。
警告及調職事件,陳麗歡說:「局長嘅影響可以話非常之小」、「只係其中一個考慮因素」,「佢冇書面、冇口頭提及要人調職」。她解釋,調職導火線是1月24日再收到大澳鄉事會的投訴信,董事會有感投訴接二連三,認為要盡快處理,「最重要嘅考慮因素係服務成效、同事面對嘅困難同壓力、本會嘅聲譽」。
謝世傑2月被調往西環,270位大澳居民在3月初聯署聲援,女青董事會其後又改變決定,收回書面警告,改以口頭訓示。陳麗歡承認董事會最初的決定有錯,「有時關心則亂」。她以此證明沒受政府壓力,「如果真係受壓,點解收回警告,咁局長咪好冇面?」

女青年會總幹事陳麗歡(右)否認受壓於曾德成而調走社工謝世傑,但又指局長的言論是調職的「其中一個考慮因素」。韋志滿攝

民政局堅稱無干預

陳麗歡對事件引起兩名員工的不快感遺憾,並向他們致歉,又歡迎4月辭職抗議的謝世傑隨時重返女青。謝世傑昨回應指,總幹事表明了局長的說話有一定影響,反映高層確有受壓,他感到女青今次開記者會只想為曾德成開脫。對於機構向他招手,謝表示:「等女青做番個有腰骨嘅機構先諗」。
民政事務局昨重申事前並不知道謝世傑被調職,也沒作任何干預。公民黨立法會議員余若薇認為,事件已令社工界人心惶惶,特首有責任引用《調查委員會條例》,成立獨立的法定委員會,徹查真相及澄清特區政府的政策,是否認為社工協助居民申訴便破壞社會和諧。
大澳去年6月及9月發生雨災及風災,女青社工曾協助居民批評政府救災不力。去年10月和12月,女青先後收到鄉事派去信投訴大澳社工謝世傑等,指他破壞社區和諧。曾德成後來向女青高層提及有關投訴,並希望女青配合政府推動和諧社區的政策。

社工謝世傑已辭職離開女青年會。資料圖片

基督教女青年會大澳風波日誌

08年6月及9月:大澳遇黑色暴雨及颱風吹襲,女青協助救災重建

10月29日:區議員黃福根去信投訴謝世傑等社工破壞社區和諧

12月11日:大澳鄉事委員會去信作同樣投訴

09年1月15日:女青高層提醒謝世傑及另一社工改善與地區團體的工作關係

1月19日:區議員黃福根再去信投訴

1月23日: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與女青高層會面,活動結束前主動提到女青在大澳「唔係好和諧」

1月24日:大澳鄉事會第二次去信投訴

1月30日:女青董事會決定書面警告謝世傑等人並盡快調職

2月3日:兩名社工被調往西環

3月2日:270位大澳居民聯署信給女青高層表示支持謝世傑

3月27日:女青撤回對謝世傑等人的警告信,改以口頭訓示

4月14日:謝世傑辭職

資料來源:基督教女青年會

話當年
女青曾被疑染紅 港英政治部掃場

翻查資料,有90年歷史的基督教女青年會,約在60年前已曾發生受政府施壓而一度取消服務。諷刺的是,當年女青因被「疑似共產黨員」滲透而受壓於港府,但今次大澳「河蟹事件」,被指涉向女青施壓的,卻是中共紅人曾德成。

一晚決定七夜校停辦

據《香港左派鬥爭史》一書記載,1949年11月親北京報章《文匯報》刊登了一封由「女青年會勞工夜校校友」撰寫的勞軍信,而該報刊登的「回國觀光團」名單,也出現女青勞工部幹事的名字。這些資料引起了當時港英政府政治部注意,懷疑女青夜校已被共產黨滲透。大批便衣探員在1950年1月夜搜女青位於深水埗的勞工婦女宿舍。
政治部大舉搜查,女青年會的董事部翌日即以「客觀環境困難」為由,決定停辦七間勞工婦女夜校,36名員工即時解僱,約1,300名學生受影響。後來因學生抗議,擾攘了個多月後才陸續復辦其中五間夜校。該書作者周奕憶述:「當女青年會的高層收到政治部的通報後,那些闊太們不免慌了手腳,情急之下,作出了錯誤的決定」。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