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內地廠家學乖了 - 因念

兩岸三地:內地廠家學乖了 - 因念

中國人信風水,而且希望風水輪流轉。經過金融海嘯,對於一些企業是生死存亡的一年,對於不少打工仔則是要改變的一次。特別是內地民工,看官還記得07至08年鬧得轟動的「勞動合同法」嗎?最近筆者跟一個算是能安然度過這危機的國內工廠老闆說起這問題,挺有意思。
先喚起看官一些回憶,勞動合同法通過於07年中,08年1月實施。在這半年內,國內各大中小企業,為了準備對應這新法,作出不同部署和行動,包括辭退年資高的員工、把工作外判、用代理人等,為的是要把角色搞清楚,以減少日後金錢上的麻煩。不過,看官應不會忘記,最終當法律實行,所引發的索償訴訟數目,連政府也沒想到會增加得那麼快,最嚴重的工廠索性結業,逃避天文數字的賠償。全國勞資雙方的關係,出現從來沒有的緊張。

靈活變通是生存之道

可能政府在茶餘飯後,會感謝美國這次闖下的大禍,沒有這個突如其來的金融衝擊,國內所有企業共同面對生意困境,勞方對資方的敵視,不知要發展到甚麼地步。好啦,現在為了同舟共濟,共度難關,大家有了目標,先把歧見放開,捱過這關再算。
筆者這位工廠老闆,為度過這個生意難關,和已提高的員工福利,下了不少工夫。危機發生初期,老闆已對員工預示工廠的困難,交代假如生意繼續萎縮,裁員是工廠唯一出路,所以員工返鄉度歲後不回來的可有特殊賠償。到危機中期,工廠處於停工狀態,老闆把中層員工留着,其他的則放假回家。
筆者本周造訪,發覺工廠定單恢復不少,起碼有一個多月的貨量要生產,問員工是否已全都回來?原來他算準這次員工回老家,很多都不願回來打工,寧留在農家當回農民,因國家現在對農民的福利,不可同日而語,所以把中層留下,目的是為了培訓重新聘用的新手民工。老闆亦學乖了,只請短期臨時工,這樣可更加靈活應對前面還是不明朗的經濟環境。
十年河東,十年河西。當時勢變了,人的方針也要跟上才能生存,但在香港長大的筆者,只能希望中國的法律制度,不要也不能受到任何人或時改變,不然何以為法!
因念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