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香港大學醫學院前院長林兆鑫侵吞私家症診金及捐款,被判入獄25個月,轟動醫學界。醫學界擔心近期越來越多港大名醫在養和醫院應診私症,會影響公立醫院服務。港大校友在網上發起簽名運動,要求限制醫生私症收費落袋;廉政公署也建議港大規限醫生的豁免收費準則。
港大校政關注組發言人郭家麒(圖)昨指,林兆鑫事件凸顯私家症分賬制度存有問題,「私家症以前啲錢全部都係撥歸學校做學術研究,但06年改制之後令啲錢落咗部份教授口袋,好唔公平。」他指,有關制度令教授更專注私家症,忽略普通症或學術研究工作。
廉署建議改善措施
廉署也建議大學作出改善措施,廉政專員湯顯明指,應先由醫管局統一收取病人的費用,並定出豁免收費的權力。現時大學醫學院的私家症收費,扣除25%予醫管局後,餘下則由負責醫生及學院對分。過去教授除可免收自己的一份外,亦可豁免院方部份,他認為此做法不完善,建議應由院方決定是否免收院校的部份。
雖然港大已規定臨床私症上限為每年不得超過104節,即每周最多兩節。有醫生發現,近期不少港大名醫,包括頭頸癌權威韋霖教授、換肝的盧寵茂教授及專治心血管的鄭永強教授都在養和診症,據悉,韋霖每周在養和有一至兩節私症、鄭永強也有約一節,盧的診症數目不定。
港大發言人回應未發現有人違規,私症節數超額。養和醫院副院長鄺國熙則指,教授到私家醫院診症,節數由系主任批准,養和會把收費直接交予港大,由港大處理,不會直接支付予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