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以身護法爭普選 - 孔捷生

探針:以身護法爭普選 - 孔捷生

特區政府就雙普選政改罹患嚴重「便秘」,多年來各方獻藥,有主張進食高纖維素以助腸道蠕動,有的開出導氣通竅的獨步單方,有的主張針灸和穴位按摩,有的開出消痔丸……卻無一靈驗,病症更由間或放幾個屁到連屁都不放了。公民黨卒之開出猛藥──公投、總辭。
對這劑猛藥的藥性以及對特區政府「普選便秘症」的病理,筆者從兩個層面去分析。這劑藥對曾蔭權是有大作用的,公民黨揑着曾的鼻子一碗湯藥灌下去,他的花花腸子定會嘰喱咕嚕急劇蠕動起來。然而「普選便秘症」的病根不在特區政府那裏,而在中央,此事天下皆知。是否給曾特首灌藥無甚效用就不該做呢?泛民中堅從李柱銘開始,就集結着一群有抱負有擔當的優秀分子,「應做就去做」是他們的共同信念。我記得李柱銘說過,○三年發動七一遊行時,二十三條立法已箭在弦上,從董建華、葉劉淑儀到左營全體都認定泥鰍翻不起大浪。連義無反顧的民主派也未能預見到會有五十萬市民投入抗爭,結果奇蹟發生了,歷史進程由此改寫。今日爭取雙普選的總辭方案,正是「應做就去做」的一樁義舉。
泛民不問成敗以身護法,固然極有道義擔當,卻不能不作好總辭後的沙盤推演。共產黨懼怕普選,「公投」字眼對它更具刺激性,此番總辭的局面甚有可能發生。
公民黨中堅多是專業精英,多有歐美教育背景,他們熟知議會政治的門徑,對共產極權政治的了解卻不及筆者遠甚。民主是共產黨的死穴,甚至無關意識形態,而是赤裸裸的權力依賴和權力崇拜,決不容它的權威受到挑戰。
○三年的五十萬人公民抗命緣何成功?這是絕好例證,說明共產黨在權力崇拜之外,卻又很現實,有着審時度勢的冷靜和清醒。說穿了,所謂權力就是利益,而利益是要計算的。為何四川地震時,眾多民間團體浮出水面,連地下家庭教會都打着旗幟橫額在震區救死扶傷,這在以往斷然不可想像。京奧何以開放境外網站,允許外媒自由採訪報道?這都經過現實的利害衡量,此時此際鎮壓與封鎖的成本太大,不划算。當然事後就回歸故轍,幾乎與四川餘震平復的同時,地下教會遭到鐵腕鎮壓;京奧的火樹銀花才飄散,外交部發言人就宣佈新聞自由的特殊時期已結束。
這次公民黨抗爭升級,同樣會被中央政府以縝密的公式去計算,讓步與否?退讓多少?一切都視乎現實的利害考量。按公民黨的「雙辭」方案,第一波泛民議員辭職加入補選「公投」,彼時上海要開世博會;二○一一年特區政府拿不出普選時間表和路線圖,泛民議員在七一總辭,正值中共建黨九十周年紀念日。共產黨打江山,以爭民主反獨裁喚起無數中華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九十年後連香港這座最國際化的都市都沒有普選,真是巨大的諷刺。
文: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