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教先知穆罕默德(ProphetMuhammad),在回教世界,神聖不可侵犯;但在西方世界,思想言論自由,權威都可以挑戰。四年前,丹麥報章堅持言論自由,刊登諷刺穆罕默德的漫畫,觸發回教徒在全球多國騷亂。四年後的今天,美國一級學府耶魯大學(YaleUniversity)即將出版的一本新書,探討這些漫畫如何觸怒回教世界,但出版前夕,校方以恐怕觸發暴力為理由,抽起12幅漫畫。結果,耶魯著名校友和教授一起炮轟校方此舉是「知識分子的懦弱行為」,令一級學府淪為懦夫。
丹麥最大報章《日德蘭郵報》(Jyllands-Posten),2005年9月30日在社論版刊出12幅描繪穆罕默德的漫畫,一幅是他在頭巾綁上一枚寫上回教經文的炸彈,一幅將他的臉畫入回教的月亮和星星標誌,一幅是他在雲端高呼「我們不夠處女」以諷刺當年回教極端分子指處女當人肉炸彈可上天堂。回教規條向來禁止繪畫先知,《日德蘭郵報》的漫畫以穆罕默德為主角之餘,更深具諷刺意味,全球回教徒大不滿,在多個地區騷亂。
「第一個向極端分子投降」
四年後12幅漫畫引發的爭議轉到學術界。麻省布蘭代斯大學政治系教授克勞森(JytteKlausen)撰寫《震動世界的漫畫》(TheCartoonsThatShooktheWorld),探討漫畫引起的爭議,由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下周面世。書中本刊載《日德蘭郵報》那些漫畫,但校方以「漫畫可能有冒犯性」為由抽起,燃起學術界怒火。
耶魯著名校友和教授狠批校方自我審查。25名校友上周五寄聯署信到《耶魯校友雜誌》,反對抽起漫畫,要求補回。校友之一的前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博爾頓直斥,耶魯抽起漫畫是「知識分子的懦弱行為」。肄業耶魯的執業律師斯坦伯格指,美國獨立戰爭英雄黑爾(NathanHale)的母校,「竟然淪為美國第一個向極端分子投降的地方,實在可怕」。美國大學教授協會主席納爾遜也怒轟,耶魯的決定代表「我們不用和恐怖分子談判,直接向他們的要求讓步就是了。」
面對批評,耶魯大學出版社發聲明指堅決捍衞言論自由,校方是徵詢過反恐官員、外交官和聯合國回教官員後才決定抽起漫畫,「決定純粹基於專家評估,(刊出漫畫)很可能觸發暴力事件,波及無辜生命」。出版社社長多納蒂希反擊批評「嘩眾取寵」:「這不是審查,因為大學並非拒絕刊登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內容。」
作者克勞森指不會觸發暴力
但既然在其他地方找到也不刊登,耶魯若非自我審查,至少是不尊重作者的言論自由。作者克勞森就說,學術界評論家和耶魯出版委員會都支持刊登漫畫,她也曾徵詢回教領袖意見,他們都認為在書中刊載漫畫不會觸發暴力,她對耶魯抽起漫畫感到驚訝和「十分沮喪」,但只能無奈接受,希望耶魯在加印時補回漫畫。
穆罕默德漫畫的爭議,在回教世界,原本就是要以暴力捍衞回教信仰規條;在開放的社會,就是要不怕暴力捍衞言論自由。在這場衝突的延長戰線中,耶魯進退失據了。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