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夏志禮報道】政府銳意發展本港成為區域教育樞紐,牛津大學前校長ColinLucas認為,本港高等教育有發展潛質,但他認為院校不能盲目跟隨外國成功院校的發展模式,應發揮個別院校的獨特性格方能成功。他又表示,隨着中港交流日漸頻繁,本地教育界與內地合作機會日增,但這不代表本地院校須獨立落戶內地,反而應考慮各種與內地院校協作的方式。
明年4月完成調查
Colin日前與傳媒會面時指,兩所不同院校以整合形式合作十分困難,若本港院校希望北上發展,於內地設院校亦非理想方案,「院校應該考慮其他協作方法,例如與內地院校聯手推出學位課程,或者將研究資金投放內地等,這樣反而更為可取。」
被問及院校如何國際化,Colin指,世界轉變得太快,現時院校要考慮的問題較以往複雜,「院校要考慮研究網路、學生流動性、僱員更高流失率等問題,要成功達到國際化,院校必須有自己的性格,這才是吸引海外生的重要因素。」Colin又指,私立大學將成為本地重要的學位提供者,而各院校雖然應該分工,但並不代表研究型大學毋須重視教學工作。
Colin即將帶領由教資會成員及其他學者組成的小組,為本港高等教育界進行檢討,當中包括各院校角色分工、私立大學定位等,會方日前舉行兩場論壇收集大學師生意見,當中包括對宿位、學術自由、校園國際化問題的顧慮及意見。小組預算於明年4月完成調查,並於下半年推出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