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期青少年校園欺凌、濫藥及網上援交等社會問題,香港遊樂場協會「新境界」社區支援計劃舉辦『「吾」知點解』活動系列,讓邊緣青少年能建立正確的解難能力及「後果」分析思維,不再屢犯屢錯,盡早脫離違法邊緣;計劃獲得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撥款4.5萬元推行。
活動由今年暑假至明年舉行,分為5大主題,包括:反欺凌及暴力行為、反偷竊、抗毒、性與愛及關愛系列,主要服務對象是曾因違法而接受警司警誡令的東九龍區青少年,參加人數約165人。
勸年輕人勿以身試法
因偷竊罪而接受警司警誡令佔最高比率,故此,「反偷竊」系列率先於今夏透過多媒體,製作一則改編自偷竊案的真人真事網上廣播劇「一周年禮物之一個偷竊以外的故事」,勸喻年輕人勿以身試法。
兩年前犯偷竊罪而接受警司警誡令的阿緯(17歲),今年讀中五,對之前犯錯鑄成嚴重後果已深感懊悔,希望透過廣播劇帶出「犯錯、知錯、改過」的訊息。「度橋」注重合作性,「聲演」男主角的阿緯認為,若大家意見不一,投票以少數服從多數,會是較佳的解決方式。為帶領組員「入戲」,阿緯年少氣盛難免心急發脾氣,「我會盡量克制,叫自己控制一下情緒。」
升中一的12歲阿浩,在劇裏反串演女聲,起初有點抗拒,但為完成工作也不惜「犧性」,獻出配音的第一次。阿浩說:「我哋11個男仔,始終都要有人做女主角,無謂為咗呢啲小事而做唔成套劇。」
阿浩一年前因傷人而被警司警誡,已學懂遇衝動時,盡量深呼吸讓自己冷靜,不再輕率犯錯。在後期製作中,阿浩初嘗電腦剪接工作,感覺新鮮有趣,希望盡快把製成品上載到中心網頁與人分享。
「解決問題能力較低」
選擇以欺凌行為、毒品、偷竊及性與愛,作為『「吾」知點解』主題的社工曾詠思表示,青少年所犯罪行五花八門,究其原因不可只看表徵,應從其成長過程着手,提升解難能力。「佢哋喺解決問題嘅能力比較低,有時會扭曲諗法,我哋要提升佢喺生活上解決疑難嘅能力,先可以預防再犯事。」
其他活動系列中,以軍事訓練營、美女廚房、工作坊及參觀等形式進行,至明年4月完結。如有興趣分享該段廣播劇,可瀏覽網頁: http://www.csss.hkpa.hk,點擊「盜.聽.圖.說多媒體創作小組」。
「社福機構專戶」捐款編號:S0006
網上捐款: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donate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
電話:29908688
傳真:37112468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網址: http://charity.appledaily.com.hk
蘋果日報慈善基金接收捐款戶口
恒生銀行:368-006565-001
中國銀行:012-898-00067655
滙豐銀行:580-198836-001
渣打銀行:447-0-6670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