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局勢波譎雲詭,在數萬漢人上街抗議「毒針黨」及高呼「王樂泉下台」口號後,當局一面強力鎮壓,另方面將王樂泉兩名親信烏魯木齊市委書記栗智及自治區公安廳長柳耀華免職。這是棄車保帥,還是「王樂泉政治王國」崩潰的前奏?對中南海的人事佈局,甚至對王樂泉的後台胡錦濤,又會帶來甚麼衝擊呢?
王樂泉文革時出身於山東省一個公社副社長,其後調職新疆,在新疆主政近十五年,在此建立了自己「針插不入、水潑不進」的政治王國,自治區的主要官員都是追隨他多年的心腹愛將。仗着多年「鐵腕治疆」的「政績」,也乘着「九一一」事件全國提升對疆獨及恐怖活動的關注度,深慶新疆的表面穩定,令王樂泉晉身政治局,進一步鞏固政治地位。
更甚者,由於他曾任共青團山東省委副書記,雖非胡錦濤的心腹重臣,但也算是「團派」幹將,外界亦將他與已故福建省委書記宋德福、全國總工會主席王兆國、中宣部長劉雲山,並稱為共青團「四大金剛」。
既然他是政治局委員,是二十五個中共最有權勢的高官之一,而「團派」又是當時得令中南海的「當權派」,在正常情況下,要在他的勢力範圍內,將其兩名親信同時免職,難如登天。但事實就是,栗智和柳耀華突然去職,應是王樂泉回天乏力,可見黨內要求王樂泉下台的壓力,已大得令王樂泉只能棄車保帥了。
一方面,王樂泉穩定新疆的「政績」,開始廣受質疑,自七月五日的維族大示威,到近日毒針黨肆虐,然後數萬漢人在烏魯木齊上街高呼「王樂泉下台」,都顯示王樂泉的治疆政策,已然失效;另方面,新疆近年獲得中央數以百億的支援,但當地的大型工程和項目,大多被王樂泉家鄉的財團壟斷,早已為詬病,引發黨內外的不滿。
今次烏魯木齊漢人上街,突然將矛頭直指王樂泉,可見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地漢人的不滿積聚已久,只是藉着「毒針」事件爆發而已。由此可見,王樂泉在新疆不得人心,即使他暫時保住區委書記之位,也不可能在維族及漢族都視他為寇讎的情況下,實施有效管治。王樂泉兩名親信的免職,已預示着王樂泉調離新疆只是時間問題。不過,新疆局勢丕變,受衝擊又豈止王樂泉,連胡錦濤這位中共總書記,也免不了被政治毒針所傷,甚至影響到中共十八大的人事佈局。
文:張華
逢周二、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