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院派錯退燒藥最少涉及10間 6嬰兒誤服

母嬰健康院派錯退燒藥
最少涉及10間 6嬰兒誤服

【本報訊】幼兒打針防患病,結果捱了痛、流了兩行眼淚,還要食錯藥。港府花費2.2億元為兩歲以下幼兒注射肺炎鏈球菌疫苗,同時派發退燒藥備用,結果至少6人服錯藥,包括一名1歲以下嬰兒服用了多一倍份量的退燒藥。有醫生指,雖然份量不多,不會對健康構成重大影響,但政府應該檢討配套,與私家醫生合作,避免再次出錯。
全港29間母嬰健康院本周日起加班為幼兒注射疫苗,負責注射的醫療輔助隊人員會向家長派發一樽撲熱痛,若幼兒出現發燒副作用,可以給他們服用,1歲以上幼兒(下稱「大仔」)每次服用一茶匙,每日最多四茶匙;1歲以下(下稱「細仔」)每次服用半茶匙,每日最多兩茶匙。

可到母嬰健康院換藥

當局昨日進行核對,發現派出藥物的數量跟幼兒年齡紀錄不符,有大仔領了標籤每次服半茶匙的撲熱痛,亦有細仔領了標籤服用量多一倍、每次服一茶匙的撲熱痛。
衞生署隨即與上周日接種的4,525名幼兒家長聯絡,與其中300人取得聯繫,當中5名大仔的家長分別從柴灣、紅磡、仁愛母嬰健康院取得細仔藥;一名「細仔」家長從鴨脷洲母嬰健康院取了大仔藥,該名細仔更已服用了兩茶匙發燒藥;衞生防護中心總監曾浩輝指該幼兒沒有出現不良情況。
曾揚言「不打針的風險一定高於打針的副作用」的曾浩輝說,只有部份幼兒注射疫苗後會發燒,若大仔服用份量不足的撲熱痛,對健康沒有重大影響,細仔服用了多一倍份量藥物,絕大部份也沒有健康問題。
是次出錯至少涉及10間健康院,出錯原因仍在調查中;家長可致電2125-2125查詢,亦可到任何一間母嬰健康院換取正確藥物。

「唔好畀仔女搵命博」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會長蘇曜華認為,細仔食錯大仔藥情況較嚴重,「長期可能會令個肝受損,初期會作嘔,持續會令肝細胞死亡,不過都要視乎佢肝臟嘅發育情況,同埋本身體重。」
本身是兒科專科醫生的醫學會會長謝鴻興批評政府請醫療輔助隊注射疫苗,「家出事係預計咗,希望政府撥亂反正、收回成命,啲家長唔好畀啲仔女搵命博。」兒科專科醫生馮宜亮亦認為政府應考慮公私營合作,「唔應該咩都攬晒上身,做多咗,混亂多咗,出錯多咗,盞俾人鬧。」

藥物份量出錯的母嬰健康院

母嬰健康院:藍田 個案:99
母嬰健康院:牛頭角 個案:38
母嬰健康院:紅磡 個案:14
母嬰健康院:仁愛 個案:6
母嬰健康院:容鳳書 個案:5
母嬰健康院:鄧志昂 個案:3
母嬰健康院:柴灣 個案:3
母嬰健康院:柏立基夫人 個案:2
母嬰健康院:馬鞍山 個案:1
母嬰健康院:鴨脷洲 個案:1
註:截至昨午5時45分

母嬰健康院派藥改善措施

‧更改工作流程,由專門同事負責派藥
‧把兩種份量的藥物分開,並加大標籤
‧每周日診所開門前,加強派藥員指導
‧設立查詢電話熱線(21252125)
資料來源:衞生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