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江之水冇得來 - 鄧達智

東江之水冇得來 - 鄧達智

颱風天鵝前時襲港,橫巷以巨型石灣瓦缸盆種比屋高葵樹,樹大招風缸破樹倒。種了超過二十年當然捨不得,感覺老樹盤根再大的盛器也載不起它的發展,是時候需覓空地移植讓它bornfree。小山坡上老廟旁光禿禿,過去有竹有龍眼有茂密荔枝林,如今只有一棵自生雜樹綠得迷人,始終老樹或樹林襯古廟添清心涼意。之前祠堂換樹,細葉榕為羅漢松取代,好好兩棵樹白白浪費棄置垃圾站?自掏腰包僱專人運到廟兩旁落土,望日後裨益遊人。去年底一場無由大火將其中一棵燒去一半,幸生命力強仍然屹立不倒;葵樹種於一旁,前時仍有一點雨,夏秋之交近日香港旱情跟南中國湖南、江西、廣東相同;偶有過雲雨總是吹向深圳方向,心中記掛,害怕放歸山林土地葵樹植根未深,本來好事變壞事。
只要人在香港,再夜回家也會提水走上山坡澆樹,也給燒過半棵細葉榕分點濕潤。近來忙,跑來跑去滿天飛,傭人每天例行公事夠忙,也難開口要求加添一段澆樹的路,但見乾旱情況隨北風於立秋後漸次吹起日益嚴重,葵樹葉尾焦枯境況揪心堪虞。晨早看電視新聞及天氣報告:酷熱,陽光普照,但新聞紙刊登下雨;數天前電視天氣報導是下雨至公仔潛水程度,而報紙則刊出紅太陽……連天文台公佈的天氣消息都不統一,可見李樂詩博士對地球及人類生命前途的擔憂並非無因。
過往農曆二十四氣節不再管用,常規已失道理,連水源充裕東江也發出水乾警號,香港人要做好心理準備,不要繼續渴來張口,政府需播放六十年代四日供水一次的歷史。那時的旱情有賴港英與內地兩方達成協議,「東江之水越山來」,自此港人大開水喉忘記水也有旱時。看東江水夏天不滿,秋冬將臨,是時候警覺東江之水冇得來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