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針:梁振英的紅與黑 - 孔捷生

探針:梁振英的紅與黑 - 孔捷生

梁振英最近很煩躁,「鬧」完這個「鬧」那個,他打田北俊以示顏色給唐英年看,也就罷了,卻對人家《信報》主筆區區一支筆桿子也要動氣。這和梁振英城府甚深的一貫形象頗不相符,看來不止失態,竟及迹近變態了。
究其心病,還須細算梁振英與唐英年、曾俊華三個候選特首的形勢消長。九七回歸迄今足以看清,共產黨這支「無產階級先鋒隊」其實最喜歡資本家,於是唐英年佔了地利。然而有前車之鑑,商人治港不甚靈光,砸了鍋還須港英餘孽來「補鑊」,於是曾俊華佔了人和。梁振英最無人和,地利也不佔優,他若任特首,一如田北俊所言,儼然「幹部治港」。共產黨最大心病在於總懷疑別人要篡取它的江山,連子虛烏有的「港獨」都想像得出來,而梁振英最受中央信任,佔的是天時。
梁振英看似勝算甚篤,怎奈天意難測,中央或可能有別種考慮,他於是心火大躁,一句「以紅抹黑」,叫人想起國民黨獨裁時期給人戴「紅帽子」,又想起香港黑社會的「淋紅油」。梁振英口不擇言,竟連本港顯形和隱形的共產黨人都得罪了。
筆者不擬分析「以紅抹黑」詞義的荒謬,只想奉勸梁振英少安毋躁,切莫重蹈古往今來爭位奪嗣的覆轍,無妨挑燈讀史,唐太宗為廢立太子委決不下,皇子們勾心鬥角,你爭我奪,唐太宗不勝其煩,最後立儲的是謙恭恬退的九皇子晉王李治,他就是唐高宗。此謂「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若然梁振英嫌史書枯燥,亦可寓教於樂,買套古裝電視劇《貞觀長歌》來看,必有心得。
其實不用追溯到唐朝,且觀眼前足矣。習近平、薄熙來儼然「龜兔賽跑」真人版,薄熙來心氣高,本事大,到處都能折騰出大動響。薄做封疆大吏和在中央出將入相時,誰記得習近平蟄伏在何方?薄熙來尤擅搞氣氛,在大連組織群眾去夾道歡迎自己,甚麼「功德碑」、「萬民傘」,他玩得精熟,沒想到鋒芒太露犯了大忌,近水樓臺未得月,反讓不爭善勝的習近平佔得先機,習政績平平,人緣卻甚好,要論祖蔭,習家更優出薄家太多。薄熙來放逐到重慶,仍不面壁自省,不甘埋頭十年樹木。只緣按下屆洗牌換代的時刻表,他只剩幾年了,便要立竿見影,那就是名揚天下的「唱紅打黑」。
薄熙來在重慶建造全國最大的毛塑像,登台指揮萬人豪唱紅歌,號召發手機紅色短訊,親自參加紅色創作。近日又滿城「打黑」,犁庭掃穴,絕不容情。旋即「萬民傘」的故智又被祭出,重慶市民如何舉手加額,如何奔走相告……殊不知鬧騰的聲浪越大,「薄青天」離權力中心卻越遠了。
由「唱紅打黑」而「以紅抹黑」,是為戒。梁振英慎之。
孔捷生
逢周一、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