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雷曼迷債事件後,投資產品銷售規管有過度繁冗之嫌,消息透露,銀行公會旗下證券產品工作小組就簡化銷售措施的探討,已完成討論草稿,並於上周分別提交金管局及銀公大會,業界冀盡快與監管當局進一步商討修訂。
債券存款證倡列簡單產品
消息指出,草稿列舉屬客戶易明及簡單結構的投資產品,類別可包括債券、存款證、一般性外滙掛鈎及利率掛鈎工具,但未提及基金類產品。銀行界人士表示,產品是否簡單易明,不一定以風險高低衡量,有業界認為,若客戶已有重複多次購買相類產品的經驗,即使它不屬上述舉例類別,或可彈性歸類為簡單易明產品,惟相信此建議會存在不少討論空間。
據悉,草稿只就基本原則提出方向性建議(即針對何謂客戶易明及結構簡單的產品範圍),並未列出具體簡化措施,待各方取得共識後再因應有關產品,研究簡化局部銷售程序的可能。
據了解,討論草稿並無提及將簡單易明產品,剔出分行受規管投資理財專區內銷售的建議。消息說,若監管機構原則上同意區分產品範圍的前提,冀雙方能盡快就簡易產品,以及那些步驟適宜簡化又不失保障客戶的原則下,作出商討,他指因應客戶年齡、教育及投資經驗等背景而設計的「足版」及短版合適測試程序,乃構思建議之一,目前未有定案。
監管當局規定,銀行須於10月1日前,完成分行實體分隔措施,在港有100間具傳統櫃台服務分行的滙豐銀行,是最早完成分隔的本地大行,該行上周已完成全港100間分行的分隔佈置,較當局限期提前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