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總辭有理 民主不是賜予的 - 盧峯

蘋論:總辭有理 民主不是賜予的 - 盧峯

由於特首及特區政府在推動真正的雙普選方面態度閃縮不前,由於特首及特區政府一再表示不會提出邁向雙普選的路線圖,市民已感到相當不滿及不耐煩,各個泛民主派政黨已提出不同的方法進一步向曾特首施壓,希望促使他改變態度,協助落實雙普選。
昨天,公民黨就提出了一個三階段的談判─補選─總辭方案。希望藉着一連串政治行動包括泛民主派立法會議員總辭,迫使曾特首交出真正的雙普選路線圖。
公民黨提出的總辭方案當然還有不少細節可以斟酌,可以討論,可以經商議後輕微調整;但方案的基本方向是正確及合理的,也反映了泛民主派議員對民主的承擔及對選民負責。
真正的民主政制,真正普及而平等的選舉是市民多年來的期盼,是市民多年來的心願。儘管北京政府及特區政府一再阻撓,市民仍然對民主及普選不離不棄,仍然希望「德先生」(democracy)能盡快來到香港。泛民主派政團、議員能長期在有限的民主選舉中佔優,靠的正是市民這份執着及堅持。現在,曾承諾徹底解決雙普選問題的曾特首再次放軟手腳,不願提出邁向雙普選的路線圖,甚至可能以偷天換日的方式讓功能組別這種小圈子選舉長期存在,令真正的民主政制永遠不能落實。面對這種背信棄諾的做法,面對市民民主願望可能再次落空的威脅,作為市民真正代表的泛民政團及議員當然該發出怒吼,當然該以鮮明及強烈的方式反對。總辭就是其中一種有效及可行的方法。
另一方面,泛民政團及議員在參選公職時都以爭取民主普選為主要政綱,都表明願意為爭取真正普選付出政治代價。現在,爭取落實雙普選的工作停滯不前,曾特首又冥頑不靈不願交出普選路線圖;泛民主派政團及議員不能再坐着等天降民主,他們必須付出最大的誠意努力及承擔,從而向特首及特區政府施加最大的政治壓力。集體放棄得來不易的公職,放棄公職帶來的好處正好體現了這樣的努力及承擔,正好反映了他們不捨的是民主原則而不是權位議席。跟只懂死抱權位不肯為市民爭取民主的特首及政團相比,這不是有力得多,漂亮得多嗎?
是的,發展民主政制需要廣泛討論,需要盡量凝聚社會共識。但是當特首及特區政府一次又一次食言,一次又一次想帶市民遊花園而不肯着力落實雙普選時,甚至連最基本的普選路線圖也不肯拿出來讓大家討論時,市民需要的就不再是議會內的滔滔雄辯,市民需要的就不再是漫無目的的諮詢遊戲,市民需要的是強有力的行動,市民需要的是有人為民主問責。泛民主派議員總辭就是向市民問責,並且可以藉此向曾特首施壓,逼曾特首為他的背信棄諾問責。
毫無疑問,泛民議員總辭將會引發嚴重的政治震盪,影響特區政府的管治。可是,造成這場可能危機的是「說話不算數」、沒有誠信的曾特首。要是他信守承諾,提出清晰明確的普選路線圖,為港人爭取落實真正的雙普選,整個政治局勢將會變得和諧,不同政治力量將變得「有傾有講」,政治震盪更會消失於無形。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