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拔削世襲優勢篩選只計面試表現 次輪才考慮關聯

新小拔削世襲優勢
篩選只計面試表現 次輪才考慮關聯

【本報訊】各小學正接受家長報讀明年小一,多間直資傳統名小學,取錄時都會額外加分給校友的子女。不過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今年起率先改革,在篩選合資格學童進入次輪面試時,只計算他們的面試表現,暫不考慮他們與學校的關聯,減低「世襲」優勢,也可避免優秀學童礙於制度而不獲取錄,料會對其他名校構成壓力。
記者:倪清江 袁慧妍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新小拔)昨舉行兩場入學講座,首場逼爆禮堂,遲來的家長須等候第二場,合共有2,400名家長和學童出席。

「唔係拒絕校友」

該校小一設兩次面試,所有學童都可參加首輪面試,最高分300人可進入次輪面試。過往篩選學生進入次輪面試,是根據他們在首次面試的成績,以及與該校的關聯,例如父親是否校友或持有聖公會領洗紙;但由今年起,只按他們在首輪面試的成績排名,到次輪面試後才再就他們與學校的關聯加分,以決定最終能否獲得取錄。(見表)
男拔校長張灼祥昨表示,過去五年平均每十名新生,有三人的父親是校友。原有制度去年發生問題,「舊年有同學好bright(醒目),都入唔到選(次輪面試)」,原因是他們與學校沒有關聯,總分不及與學校有關聯的學童,校方再給予他們機會,10人獲取錄。
張灼祥表示,今後取錄與否主要靠面試表現,「個個家長都有機會。」他安撫校友說:「我哋係改善世襲情況,唔係拒絕校友。」多名受訪的非校友家長,都支持改制。
不過多所直資傳統名校仍世襲色彩濃厚,聖保羅書院小學收生與新小拔過去做法相同,在篩選學童進入次輪面試時,也會視乎他們是否與學校有關聯。聖保羅男女中學附屬小學每年150個小一學額,規定最多75%會用來取錄與學校有關聯的學童;發言人稱,雖然該校屬聖公會,但有領洗紙不會獲得加分。

《家長回應--公平啲》
黃太與兒子Parco
「爸爸唔係校友,有信心個仔面試會攞高分,家修改咗收生安排會公平啲。」

 

《家長回應--靠能力》
許太及兒子Jonathan
「我哋唔係舊生,佢係大仔,靠自己能力,改制會公平啲,裙帶關係始終唔係咁好。」

《家長回應--最公平》
沈太
「校友唔應該有分,基督教領洗都唔應該計分,睇面試表現(取錄)最公平。」

或變成假希望

資深選校專家趙榮德認為,新小拔改制可減少校友壟斷學位,但擔心他們會反對,由於最終仍要計算關聯分數,可能會給沒關聯學童假希望。
另外,新小拔小一有150個學額,過去數年都多達2,000人報讀。張灼祥稱,取錄對象主要是活潑、主動性強和有禮貌的學童,他批評現今家長過於寵愛,令孩子不會獨立,連綁鞋帶也不會,「生果要切粒粒先識食,畀成個蘋果佢哋,就唔識食。」

拔萃男書院附屬小學收生新制度

首輪面試:學童以小組形式活動,校長和教師從旁觀察評分
舊制:佔取錄分數30%
新制:相同

與學校關聯:父親是男拔校友、哥哥在小學或中學部就讀或學童持有聖公會領洗紙
舊制:佔取錄分數10%
新制:暫不計算

晉級準則
舊制:兩項合計最高分300人
新制:首輪面試最高分300人

次輪面試:家長陪同子女入面試室,先介紹子女,然後留下他們接受校長或校董會面試
舊制:佔取錄分數50%
新制:分數加至佔55%

與學校關聯
舊制:已在首輪計算
新制:佔取錄分數10%

學生個人履歷:以10至15版A4紙,刊列學童的成績、課外活動紀錄、曾獲獎狀等
舊制:佔取錄分數10%
新制:分數降至5%

取錄準則
所有項目合計最高分150人

資料來源:男拔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