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疫症:染豬流感 地貧婦入院當晚死亡

新世紀疫症:染豬流感 地貧婦入院當晚死亡

【本報訊】本港昨日新增375宗豬流感個案,總數達13,693宗;再有一名豬流感病人死亡,死者患有地中海貧血症,上周五出現休克及流感症狀,到瑪嘉烈醫院求醫,入院不足一日便死亡。至今本港已有11宗豬流感死亡個案。
豬流感最新的死亡個案是73歲,患有地中海貧血症的女病人,她因休克及出現流感症狀,上周五經瑪嘉烈醫院急症室入住內科病房。同日下午4時許她情況惡化,轉送深切治療部治療,醫生即時為她進行流感測試及處方特敏福。她其後病情持續惡化,經搶救無效,晚上9時19分證實不治。

促內地公開疫苗數據

瑪嘉烈醫院微生物學化驗室昨日下午約1時半,證實病人早前抽取的樣本對豬流感呈陽性反應,個案已轉交死因裁判官跟進。
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系主任袁國勇表示,相信本港第一波豬流感最快要到10月或11月才回落,因為豬流感病毒在非常乾燥、非常寒冷或濕度非常高的環境下最穩定,可以生存較長時間,10月及11月本港天氣「唔太乾又唔太濕」,病毒表現較不穩定;第二波豬流感則可能於12月開始。
疫苗是預防第二波豬流感的重要武器,袁國勇表示,目前未知內地疫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必須檢視疫苗使用的病毒株、種蛋、淨化病毒表面蛋白、入樽、品質檢定及臨床實驗每個環節;每個過程數據必須公開,「透明度好緊要」。
早前到內地出席國家衞生部豬流感研討會的中文大學呼吸系統科主任許樹昌表示,內地有關當局指,參與豬流感疫苗臨床研究的85%以上人士,注射一針15毫克疫苗後,第21天有足夠抗體保護;直至年底疫苗生產量,能供應國內5%人口。若要供應本港,必須獲歐盟或美國註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