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司法公義將受考驗 - 大雄

香港司法公義將受考驗 - 大雄

大雄 自由撰稿人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以「天下萬務都有定時」為由辭去首席法官一職。要數李國能任內最轟動的案件,首屈一指的是九九年,判定所有內地港人所生的兒女,有權獲發居港權,從而引發人大釋法,推翻終審裁決。
李國能還在判詞中加插終審庭有權決定人大是否違反《基本法》,即是說司法機關處理案件中,可以否定一個來自行政與立法中的決定,不管該行政與立法的權力多大,官職多高。這就是司法獨立下,所有行政與立法、政府機構、政黨以至民間力量都不能推翻司法完全獨立的公義。

把緊關口公正彰顯

司法獨立的好處是,即使在立法期間出現甚麼缺憾,都可以根據本身的《基本法》去否定它;同時,不管政治的力量及財團、民間力量多大,只要把緊司法獨立的關口,所作出的判決亦得到公正的彰顯,不至於司法機關受命於當權政黨,屈服政治力量,漠視司法公義,打壓弱勢力量。
去年習近平以「行政立法司法互相配合」來挑戰香港的司法獨立。然而,香港的司法獨立仍未受到嚴重干擾。只是一直把緊司法公義及獨立的首席法官退位以後,接任人選是否仍有這份司法精神?而中央對香港司法獨立亦有微言,幾星期前一份來自清華大學的論文更指香港的司法獨立拖垮發展成果。在這壓力下,香港司法公義將受到一次嚴正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