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藝人為粉絲壯烈犧牲的故事,我們的娛樂圈沒有昭彰先例──是因為社會重男輕女,所以沒有人要求微不足道的她們捨己為公?還是,女人的虛榮較多途徑蒸發,毋須終日活在遭擁躉拋棄的恐懼中,養成拿得起放得下的豪邁氣派?又或者,子宮的擁有者天生對時鐘敏感,聲聲催人的滴答滴答提醒天職的執行之外,也教曉她們潮起潮落是大自然定律,對虛幻青春和喝采的眷戀要適可而止,人生還有比霸住紅館更重要的情節,到時到候就謙卑地全身而退?
相對於年近半百尚自欺欺人,掩耳將《婚姻進行曲》拒諸門外的男子漢,天后班的成員心智成熟得多,幾乎個個稱得上烈女。梅艷芳的敢愛敢恨大家耳熟能詳,當年要是有機會踏進婚姻註冊處,不論雀屏中選的是圈內人還是圈外人,肯定不會慌失失聲東擊西。王菲話嫁就嫁,話離就離,理得三姑六婆跳樓懸樑,如日中天的事業擲入大西洋,你有你惋惜我行我素。林憶蓮相夫育女的姿勢也十分漂亮,正職副業條理井然,閒來開兩場演唱會慰勞據說以男同志為主的知音,從不貿貿然帶你遊花園。關淑怡最罔顧世俗,下海前的往事一筆勾銷,雖然說甄妮張艾嘉早就邁出艱辛的第一步,替未婚女性爭取做媽媽的主權,教我敬重的是在必須憂柴憂米的處境下,她依然勇往直前。
再往上數,七十年代的胡燕妮方盈鄭佩佩,六十年代的陳寶珠芳芳馮寶寶,誰不是一見勢色不對,就拍拍屁股揮別娛樂圈,光明正大嫁人留學轉行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