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須作制度改革 - 安道全

醫管局須作制度改革 - 安道全

安道全 專科醫生

上星期筆者借伊利沙伯醫院錯調初生嬰兒事故在文章中指出,醫管局職員因內部制度問題及個人質素等原因,產生對病人喪失愛心的普遍性現象,以致在日常工作上因循苟且、人浮於事、得過且過,乃所有醫療事故的主因。筆者並在文中向周一嶽局長呼籲,必須正視醫療道德敗壞的問題,認清醫管局諸多失誤的癥結所在,並從制度上改善根本性的缺陷,否則再先進的醫療儀器,再清晰的工作指引,都阻止不了下一個醫療悲劇的發生。

管理層對員工冷酷

筆者言猶在耳,隨後一星期內便接二連三地發生數宗醫療失誤事件,筆者的推論不幸言中,百感交集。食物及衞生局正副局長周一嶽及梁卓偉有見事態嚴重,在不同場合表示對於一連串醫療事故,前線犯錯員工及管理人員均需要負責。記憶所及,這是政府問責官員首次公開訓斥醫管局管理人員需要為事故負上責任,可說是在認知層面上一個不小的進步。
無可否認,大部份醫管局員工入職之初對病者都滿懷熱誠,但何以最終卻被扭曲至麻木不仁呢?這種心理轉變的過程,與醫管局吃人的制度和文化是分不開的。因篇幅所限,僅選數個重點剖析。
首先,醫管局近年改以商業營運模式管理,主要着重於資源上的有效運用,片面追求如效率和速度等數字上的表現,反而忽略了對病人護理質量上的重視,以及對員工的體恤關懷。活生生的病人被管理層量化為要在指定時間之內達成的目標,而有血有肉的員工卻被視為達成目標的工具,無論病人和員工皆被去人性化。管理層無視員工乃血肉之軀,矢口否認因大量有經驗人手的流失、工作時間過長、法定假期被無限期拖延而無法休息恢復、病人不合理投訴氾濫等等原因,而引致的巨大工作壓力,已把大部份員工折磨得瀕臨體能和精神的極限。管理層對員工冷酷,員工在工作上完全感受不到有愛的存在,教他們如何去愛病人。

長官意志最後依歸

其次,各級管理人員大都缺乏承擔的勇氣。在日常工作上遇到敏感棘手的事情,本應由現場職級最高的人員處理,現實卻是管理人員每每選擇退居幕後,把燙手的山芋甩給前線員工。低級員工幹得好並沒有獎勵,處理得不好卻要面對懲罰,淪為上級的替死鬼和代罪羔羊。這種情況從近年一連串醫療事故,只聞有涉事員工受懲罰,沒有管理人員被責難而可知一二。試問賞罰如此不公,哪還能強求前線員工用心賣力?
再者,各部門高級管理人員因擁有升遷提拔、調撥資源等大權,故能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然而,管理人員普遍欠缺虛懷若谷的豁達大度,長官意志乃最後依歸,不容質疑。下屬為免前途受損,自然極力投其所好,唯命是從。於是很多只有前線員工才能體會的問題,在腐敗的辦公室文化中得不到及時的向上反映而積習難改。這種文化逐級而上,已把醫管局侵蝕成一個喪失自我完善能力的機構,恐怕只有高高在上的管理層,因為不斷陶醉於那件自我感覺良好的皇帝新衣,才會對被腐敗淘空得搖搖欲墜的醫管局大樓那麼後知後覺。
政府當局已初步認知管理層難脫醫療事故責任問題,應借此深化對醫管局制度上的改革,否則公共醫療質素只會每下愈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