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誕之權 - 陶傑

荒誕之權 - 陶傑

明星隱瞞婚訊,事件始末,在公關學上,是很大的災難,明明有那麼多經理人和好朋友,為什麼沒有人提點一句:這樣做,會弄巧反拙?
因為影藝是名利的事業。當閣下已經貴為大師和天皇什麼的,一個名字,扛起一台億萬金元戲,票房點鐵成金,一言一行,永遠是對的。
塔倫天奴的《希魔撞正殺人狂》,第一場戲就充滿爭議。一個德國軍官到農莊來搜捕猶太人,猶太人都藏在地板底。本來很緊張的情節,塔倫天奴故意沖淡了節奏,讓這個軍官說完法文,轉說英文,發表動物學的演說:講老鼠和松鼠的異同。
片長兩小時半,在緊張關頭,塔倫天奴加插大量頑皮的對白。在商業上,塔倫天奴犯了最基本的錯誤,他不讓故事一氣呵成,故意製造冷場。
電影的監製、執行監製、助理監製,共有十六人,沒有一個人敢告訴塔倫天奴:對白太冗長、太嚕囌,兩個半小時的戲,與市場放映規律不合,應該爽爽快快剪掉四分一。
沒有人敢說。為什麼?因為塔倫天奴已經由歐美影評人捧為大師。大師有絕對的創作權:在這部新作裏,編導介紹了一支敢死隊,觀眾以為他們會一一大展身手,卻全體在一個咖啡座裏中伏死光。既然一出場就死光了,為什麼有這幾個角色?在正常的會議中,投資者和監製都一定會追問。
但塔倫天奴擁有一切「話事權」。在倫敦首映時,大師從美國飛來揭幕,在台上講話,頭髮蓬鬆,手舞足蹈,聲音提高八度,好像美國的保險公司召開員工勵志的培訓布道會。英國的記者在台下暗笑,私下詢問:他是不是瘋了?
大師當然沒有瘋,他只是自知做了上帝。美國的影視雜誌,每年都列出一個「權力榜」,湯告魯斯、史匹堡、塔倫天奴的名字,都在「權力榜」頭十名名次上下浮沉。權力就是這樣一回事,無論是從政,還是創作。
蘇聯的史達林,生前也奉為大師,晚年懷疑許多人想殺他,規定沒他本人命令,誰都不許走進辦公室。
史達林中風倒地的那天,在辦公室裏,大門正好開着。他仰躺地板上,睜着眼睛,說不出話。秘書侍從眼睜睜在走廊走過,就是沒有一個人敢走進去問問什麼事。
史達林失救八小時,眼睜睜死了。這樣荒誕的事,當初就是沒有人援手?就是沒有,因為史達林是老子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