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樓市、股市炒賣氣氛濃烈,悲觀的如謝國忠,認為內地樓市已經貴得離譜,預言今年年底會有一小爆,2012年會有一大爆。上周,我指出他認為「貴」的論據有商榷之處,而且泡沬的定義就是可以「貴到你唔信」。另一方面,樂觀的如張化橋,認為內地樓市可以更貴,十年之內,北京、上海的豪宅價便可超越香港。
張最大的論據是中國的廣義貨幣供應量(M2)會因為全球經濟差而持續高速增長。從歷史數據和經驗來看,香港的樓市看似和M2的增長有莫大關係,但我認為這個論據並不足以支持他的論點。
樓市和M2的關係,並不一定是因果(Causality),可能只是相關(Correlation)。Causality是說,M2升,所以樓市升。言下之意,若M2下跌,樓市便下跌。但事實上,真的可以單單望着M2便可不顧一切地瘋狂炒樓嗎?我想未必。
單睇M2炒樓危
樓市和M2可能僅是有相關性,升就一齊升,但跌就一齊跌。換句話說,直至泡沫爆破的一刻,樓市和M2可能仍然一齊升,只望着M2炒樓的人便會走避不及。
換個角度來看,中學的經濟學已經有討論MV=PY這條公式假設,即是若貨幣流通次數(V:Velocity)和實質產出(Y:Output)不變,那麼貨幣供應量(M:MonetaryBase)和物價(P:Price)便互為影響。當然,貨幣供應量減少會拖低價格,但反過來,即價格下跌亦會導致貨幣供應量減少,例如透過「去槓桿化」和借貸收縮等機制。
因此,張化橋說他預期M2升,樓市便會繼續升,嚴格來說並不是一個分析,只是一個數學上的必然公式,只能算是一個預測。這個預測的基礎,說穿了就是張認為中國政府因為全球經濟差,所以不會讓樓市大跌。
我同意中國政府為謹慎起見,可能會再托着樓市一會。但誰能肯定大陸托市政策必定會永久持續呢?無疑,泡沫爆破可能會引起社會動盪,但中國政府肯定知道,從美國、日本、香港的經驗,樓市泡沫越大,爆破的後遺症亦越大。而且,中國經濟投資過多、產能過剩,自04年開始問題已日趨嚴重,故才在08年金融風暴前實行宏觀調控。風暴後,全球經濟轉差,需求減少,更使產能過剩惡化。既然如此,在這個政策市中,便不能盲目樂觀,反而要有憂患意識。
揸磚頭未必防通脹
最後,有不少人認為「揸磚頭」可以防通脹,我認為亦有商榷的餘地。未來幾年全球的經濟格局,是一般性通縮,輔以潛在的貨幣危機。在這個格局中,揸磚頭是否終極答案呢?篇幅所限,有機會再詳談。
(系列三)
黃元山
中大全球政經碩士課程兼任講師
代郵:感謝讀者Mr.TTWong寄來2萬元支票,已代交城市睦福團契食物銀行。股市回暖,對沒有資產的基層朋友來說,並沒有幫助,反之,金融風暴的影響卻與日俱增。另外,我義務加入了陸恭蕙創辦的CleanAirNetwork(CAN)健康空氣行動,關注香港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詳情可參閱 http://www.hongkongcan.org/c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