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特納:勿撤救市措施經濟前景未明 須防再滑坡

蓋特納:勿撤救市措施
經濟前景未明 須防再滑坡

【本報綜合報道】儘管市場揣測本周末20國集團(G20)舉行的財長會議將討論撤回救市措施,但美國財長蓋特納、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OECD)首席經濟師埃爾默斯科及世銀行長佐利克日前卻異口同聲呼籲,各國要維持經濟穩定,切勿輕言退市,因經濟前景末明,太早撤回措施恐會令經濟再度轉壞。

蓋特納周三表示,美國及其他國家早前積極救市,令全球經濟避免墮入危機的深淵,但除非有明確迹象顯示經濟穩健復蘇,否則各國應繼續刺激經濟,以免因太早撤回救市措施而令經濟再走下坡,重蹈覆轍。
蓋特納續表示,會於本周末舉行的G20財長會議強調這一點。

世銀促中國續寬銀根

據悉,今次G20會議是為本月24至25日舉行的G20峯會鋪路,而該峯會將討論如何改革全球金融業監管。
OECD首席經濟師埃爾默斯科亦認同,全球經濟衰退或已結束,重陷衰退的風險亦減少,但經濟只會緩慢復蘇,前景亦不明朗,加上產能過剩情況仍然嚴重,故此各國應繼續推行救市措施。
埃爾默斯科建議,各國早前推出的超寬鬆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應至少維持至明年較後時間。
世銀行長佐利克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會面後亦說,為確保經濟持續復蘇,內地應繼續推行積極財政政策及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即使不少人關注有關政策會刺激通脹,他亦稱不擔憂這問題。他續稱,內地高官亦認為經濟復蘇前景不明朗,故暫不宜撤回救市措施。

儲局料經濟下半年復蘇

美國聯儲局上月會議紀錄則顯示,該局對美國經濟的看法較前樂觀,因當地金融市場、消費市道和樓市已回穩,該國經濟更可望在下半年恢復增長。
不過,當地勞工市場仍疲弱,信貸亦緊絀,企業不願擴張,令經濟復蘇前景甚不明朗,意味該局短期不會加息。
歐洲央行昨議息後宣佈維持利率於現有低水平,行長特里謝稱目前利率水平適當,亦意味該行暫時無意收緊貨幣政策。

歐央行調高歐經濟預測

特里謝表示,歐元區經濟衰退或已結束,明年可望回復增長,但預料復蘇路途崎嶇,故現時並非收回救市措施的適當時機。
該行同時調高歐元區今年經濟預測至收縮3.8%至4.4%,明年料收縮0.5%至增長0.9%,但指經濟前景仍異常不明朗。

財經官員及專家齊籲勿退市

-美國財長蓋特納-
「各國應繼續刺激經濟,以免因太早撤回救市措施而令經濟再走下坡。」

-經合組織首席經濟師埃爾默斯科-
「全球經濟只會緩慢復蘇,前景不明朗,各國應繼續推行救市措施,至少維持至明年較後時間。」

-世銀行長佐利克-
「為確保經濟持續復蘇,內地應繼續推行積極財政政策及適度寬鬆貨幣政策。」

美國財長蓋特納

意義重大
中國購3900億元IMF債券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中國政府簽訂協議,中國政府已同意購買不超過500億美元(約3900億港元)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債券。

美元再非唯一投資工具

IMF總裁斯特勞斯·卡恩和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就此簽署協議,中國人民銀行購買不超過320億特別提款權(SDR)(約合500億美元)的IMF債券。這是履行四月20國集團通過讓IMF發行5000億美元債券集資的一部份。
IMF指這協議為中國提供了一種安全的投資工具,有助於提高IMF幫助成員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的能力,並有利於促進世界經濟的早日復蘇。
IMF中國部前主管EswarPrasad分析,此舉象徵意義重大,美元再非中國唯一的投資工具,亦有利中國推動提升SDR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