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內地新貸增長已有放緩迹象,惟中銀監有慎貸指令,故內地銀行停止貸款的傳聞不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巴曙松周三指出,中銀監已要求資本未達標的銀行停止貸款。據了解,一些小規模銀行旗下分行,確實達到危險邊緣,中銀監執行監管權力是必然的。
近日多家大銀行相繼調整信貸策略,如進行信貸資產轉讓、壓縮票據等,調整信貸規模,藉此調動更多資金在融資業務上。內地傳媒引述銀行界消息人士稱,「現在每天都能接到很多企業申請貸款的電話,但信貸指標越來越緊張,我們又不願意得罪客戶,比較頭痛。」
工行否認新貸負增長
對於有報道指工商銀行(1398)8月新增貸款出現負增長,行長楊凱生昨日否認,並表8月新增貸款381億元(人民幣.下同)。下半年工行信貸投放和管理,將繼續體現部門政策取向。一方面,要使得信貸投放的增加,滿足經濟增長合理需求;另一方面,信貸的增長應控制在風險承受能力之內。
《中國證券報》報道,8月工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3988)、建設銀行(939)四大國有商業銀行新增貸款約1600億元。中行8月人民幣貸款增加逾700億元,居四大銀行之首,這也使該行今年以來的人民幣新增貸款總額突破萬億。值得留意,8月四大行非票據貸款較上月增長約2700億元。
對於中銀監暫緩執行要求銀行持有的次級債從附屬資本中扣減一事,亦令興業銀行與渤海銀行發行次級債更順利,銀行不用擔心要略為提高息率吸引買家。興業日前公佈擬發100億元次級債;渤海則發行不超過12億元次級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