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研推高槓桿借貸業務

滙控研推高槓桿借貸業務

【本報訊】滙豐控股(005)旗下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上半年稅前利潤創63億美元新高,對集團佔比高達126%,身兼滙控執行董事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GBM)行政總裁歐智華,在野村金融服務研討會上表示,雖然GBM中期表現強勁,但無意改變集團風險組合,或將GBM轉為滙控收益的主要支柱,當回復正常市況下,他期望GBM可佔集團盈利約三分之一,個人理財及工商業務則各佔約三分之一,餘額是私人銀行佔比。

無意將GBM作主要支柱

金融海嘯令環球市場份額分佈出現大轉移,他認為,現時在批發銀行領域上,真正能覆蓋全球的只有4家國際銀行,除了滙控外,是渣打(2888)、法巴及摩根大通。
自危機爆發以來,歐智華指滙控存款淨額不斷上升,「不少對冲基金亦將資金移向滙豐」。滙控一向無參與高槓桿借貸業務,但隨着經濟逐步恢復,資金重新流向對冲基金,將帶來巨大業務潛力,他透露,GBM已與證券服務組成合資公司,並將有關槓桿借貸客戶的交易,進行分隔託管結算,避免引發過度借貸風險。

拆短放長收益將減少

踏入第三季,他說,GBM減值撥備暫無增加趨勢,零息局面下,利率孳息曲線仍然傾斜,對GBM尤以利率工具業務極有利,但情況不會持續下去,當市場對息率期望趨升時,曲線便逐步拉平,拆短放長(gapping)等資產負債表管理收益下半年將減少,惟經濟好轉亦會刺激證券買賣、現金管理支付,以及集團其他支柱(個人理財及工商業務)收益向上,抵銷降幅。
他又指,滙控不會早於2012年採取會計修訂準則,將現時可供出售的證券組合,重列為應收貸款或攤銷項目,故期內不會影響集團資本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