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三地:真的復蘇了? - 因念

兩岸三地:真的復蘇了? - 因念

曾聽過高人指點,「利好消息出貨,利淡消息入貨」,最近會是一個很好的練習時機,雖然可能要交昂貴的學費,但又是一句「富貴險中求」。筆者沒有能力推測某股票或市場升跌,僅提供一些基本經濟實況,讓大家製造自己的水晶球,因為任何投資,都有預測的函數。
從已公佈的經濟數據看,金融海嘯爆發至今年中的10個月內,全球經濟活動已從極大跌幅,回升到一個讓各國政府可喘喘氣的水平。正因到達這個段落,看官不是聽到學者出身的美國聯儲局伯南克,也公開確認經濟回暖,我們祖國也一再表揚救市成果。不過這些已發生的經濟活動統計,受政府因應當前百年一遇的危機而制訂的政策所影響,故此應如何分析,或如何作為推算未來的依據,可能跟正常年代有不同意義。
如最近公佈的中國8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當月為54.0,比7月升0.7個百分點,這代表製造業在8月份的活動,總體是在擴張,這包含新定單、生產、從業人員、供應商配送時間,和主要原材料庫存等的指標,雖然前兩者比重高於後兩者,但在當前危機尚未過去的日子,分析或確定製造業已復蘇,可能會產生錯誤判斷。

產能未恢復別太樂觀

以筆者接觸的廣東生產企業,8月份新定單的確斷斷續續比7月份有所增加,但擔心原材料成本上漲而增加庫存的,為數也不少,最擔心是沒有一個行家說產能已恢復正常水平。究竟這可否代表復蘇,或只是剛走到復蘇的門口,有過門不入的可能?
因念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