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同時受內地股市與美股的影響,但是,若論影響的力道,還是美股的影響較大。整個8月份,內地股市大調整,上證綜合指數調整了20%以上,但港股的調整幅度不足10%,原因是美股升。昨日,內地股市喘定回升,上證綜合指數升1.16%,但是港股仍然下跌,恒指跌1.76%,理由是美股前晚調整幅度頗大。
更能證明美股對港股的影響較內地股市大的另一個數據是昨日的H股表現,昨日A股漲、H股跌,同一隻股票,內地與香港呈反方向走,這可能在全世界也不容易找到同類的現象。
近來,很多人都說中國移動電話的增長速度放慢,昨日中國工信部宣佈今年首7個月全國移動電話新上客量為6140萬戶,總數已超過7億戶,這相等於年增長率16%,實際上仍然是全球罕見。當然,與當年全國客戶不足1億時比較,當年的年增長率是每年30%。基數低,增長率高;基數高,增長率下降是很正常的,因此,中移動(941),中電信(728)依然很有前途。
昨日東亞銀行(023)股價逆市上升,是不是仍有人憧憬國浩集團(053)會在短期內增持東亞股票?我相信國浩不會這麼笨。國浩持有東亞股權已超過5%,每次買入都得公佈,怎麼會不停地高價追入?國浩買東亞只會選擇低價時買入。
針對國浩增持東亞一事,摩通出一份報告,說東亞與西班牙Criteria有協議,Criteria可增持東亞至20%,因此李國寶家族與Criteria結成聯盟,可抵禦任何第三者的收購行動。莫名其妙,目前Criteria持有東亞股權僅9.85%,有沒有興趣增持是未知數。還有,誰能保證Criteria會與李氏家族結盟,商場只有利益,沒有盟友。
恒安想買又冇買
恒安國際(1044)公佈業績,中期純利上升54%,達9.67億元,應該是很好,但是,股價依然下跌,昨日跌3.1%,跌幅比恒指還大。
恒安是一家長期增長速度很不錯的上市企業,生產衞生巾、紙尿片、紙巾,可惜,增長速度高的企業長期受到投資者所支持,PE很高,現價往績PE達36倍,若以8月初的高價來計算,PE更高達42倍。這類股只有在金融海嘯時才有機會買到便宜貨,但是去年金融海嘯時,股價與2007年的高峯期相比,跌幅也算是相對溫和,高峯期35元股價,低潮時18元,現價已較當年高峯期高。長期以來,我一直想投資這類高增長股,但又因為PE太高而沒有行動,我也不知道我是對還是錯。
曾淵滄
城市大學MBA課程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