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言12年任內最具挑戰事件居港權判決贏高度評價

坦言12年任內最具挑戰事件
居港權判決贏高度評價

【本報訊】99年終審法院「1.29居留權判決」,確認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擁有居港權,觸發港府尋求人大釋法,卻奠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不畏強權、捍衞本港司法獨立的崇高地位,法律界人士昨日對他作出高度評價。但爭取居港權組織的代表批評李最終屈服強權,令居留權問題至今仍未解決。記者:謝明明、白琳

回望過去12年,李國能昨日坦言,99年居港權訴訟裁決,是其任內最具挑戰性的事件,當日他作出了一國兩制下具約束力的判決。當日李國能花了兩個小時,讀出牽繫萬千家庭團聚命運的判詞,更作出回歸以來有關《基本法》的最重要判決。判決確認港人在內地所生子女擁有居港權,卻觸發港府尋求人大釋法,開行政干預司法及中央干預本港的先例,被指衝擊香港法治,本港法律界人士甚至罕有地遊行抗議。
李國能兩年前接受本報訪問時曾說,當他讀出判詞的一刻,已了解這份判決影響深遠,但當時面對的是居港權人士爭取家庭團聚的切身訴求;香港法律界維護香港法制的聲音;內地法律專家對解釋《基本法》的不同看法;以及金融風暴下特區政府應付內地子女來港的難題,這四方面交纏的挑戰。

99年終審法院1.29居留權判決,李國能奠定捍衞本港司法獨立的崇高地位。圖為判決前夕被傳媒追訪。

社區組織協會主何喜華為無證童居港權奔走多年,1.29居留權判決勝訴當日,在終審法院外與無證童合照。

堅守公民憲政權利

被問及若可重寫99年1月29日的判詞,他會否作同樣的判決,李國能肯定地說:「會。因為係用我嘅普通法嘅原則去解釋《基本法》。」他表示無悔當時的判決。
正因為99年1.29居留權判決,李國能獲得社會各界的讚譽,法律界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昨說,過去多年並非同意李每一個決定,但她認為李已盡力維護司法制度,對建立贏得舉世尊重和香港社會信心的香港終審法院,貢獻良多。
中國政法大學客座教授王友金更高度評價李國能表現近乎完美,尤其在維護香港司法獨立的貢獻,對他提早退任感到惋惜。
當日提出居港權訴訟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主任何喜華讚揚李國能堅定地捍衞一國兩制、維護香港高度自治,不畏強權,堅守公民憲政權利,為司法界確立正直公義、無畏無懼的崇高典範。

人大釋法後,引發大批爭居權人士及家長上街抗議。

遭爭居權家長炮轟

不過,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立法會議員湯家驊指出,自人大就居港權釋法後,李國能的憲政判決轉趨保守,「1.29判決確係有少少振奮人心,但人大釋法後,佢喺憲政上判決少咗參與,冇乜突出表現。」例如侮辱國旗及區旗案的判決,「呢單案對本港衝擊不大,但佢表現就較保守。」他認為李國能仍有改善空間。
爭取子女居港權家長協會負責人林道成批評李國能屈服強權,令問題至今仍未獲解決,「1.29係佢搞出嚟,但人大釋法後,02年10月佢就判(爭居權子女)敗訴,出爾反爾,在強權下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