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敬禧 自由撰稿人
報載華人學生揚威MIT,研究成果獲獎之餘,還得到學界一致好評。這類以華人為第一身自我感覺驕傲良好、光耀門楣的新聞,久不久便如流星閃過。通常以西方名牌大學或獎項為榮,但以華南紐倫著稱的香港,大學也不少,但朱經武校長也慨嘆科大還差一步,才可如MIT的質素,我想,朱校長也太過厚道,畢竟一步之遙,可遠可近。
理大也曾令人眼前一亮,電動私家車由零開始直至會行會走,MadeinHK,除了玩具車還有真車,可謂新時代一大突破。但火花過後只剩輕煙,連香港的道路也不配合自己友香港車,偌大一件玩具,只可給家有萬呎花園的富豪嘗嘗新鮮過過癮,想為藍天出力為地球加油,還是早了一點。
母語英語、中中英中、四改三三改四、展翅變成折翼、毅進變成笑話等一大堆如戰後重建的問題,竟又加上校園禁毒一環,一個中學校長可謂比得上一個市長,但如斯重擔下,學生左一句嚇怕了,右一句有私隱,最離譜是:為了不被驗出,會選擇逃學,這樣會更危險!
當再看到華人學生揚威海外的報道時,再望望一街的網吧坐滿多少學生,書展買寫真集攬枕的青少年人龍,在名校索K的學生妹,就知道香港不會有亞洲MIT,因為這裏的土,種不出那樣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