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恩一歲多時,開始上Playgroup課,濕疹令她經常抓到手、腳流血,不少家長看到,都會把自己的孩子摟在一旁,不讓他們跟思恩走在一起玩。
Playgroup的老師MsMai是位英籍華人,她非常好,主動摟着思恩,跟思恩一起玩。分別用半鹹半淡的廣東話和流利的英語,對孩子的家長、傭人說:「思恩患的是濕疹,不會傳染給你們的孩子,相反,擔心你們的孩子傳染她。」每次有新孩子、傭人、家長來,她都會再說一遍。令孩子都願意與思恩一起玩。
MsMai的態度和做法,對思恩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響,令她在濕疹最嚴重時,沒有被孤立地成長。假如,她從小就被孤立,就不能身心健康地建立她的個性,所以實在十分感恩,讓思恩遇上這樣好的老師。
情緒會令濕疹惡化
影響濕疹的重要元素─情緒!
濕疹需要準確的診斷,在不同時段,準確用藥,控制病情,可防止惡化和復發。此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情緒和心情的控制。
濕疹是皮膚病,無法隱藏,人人都會看見,有時會紅,抓傷,甚至流血流水,引起周圍的小朋友、家長誤會,以為這是傳染病,會傳染給其他孩子,事實上,是不會傳染的。基於容易誤解,甚至造成歧視,患病的孩子,心情當然不好,而我們很清楚,孩子心情不好,會令濕疹的痕癢度增加,更容易抓傷,濕疹又再惡化,又進一步令心情更差,造成惡性循環!
撰文: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
《媽媽,我很癢!濕疹病護理手冊》節錄
隔周三刊出